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传言扰动不改行业本源,持续推荐CXO和自主可控创新供应链-211219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传言扰动不改行业本源,持续推荐CXO和自主可控创新供应链-211219(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传言扰动不改行业本源,持续推荐CXO和自主可控创新供应链-211219(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根据12月15日和16日晚间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发布的消息,国内CXO企业未被纳入美国政府“实体清单”或被实施制裁,打消市场对于CXO企业被美国制裁的担忧。 结合近两年来,关于CXO企业被制裁的传言已有多次,但是最后都并未有实质消息落地;我们认为国内CXO行业深度嵌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供应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未来被纳入到美国“实体清单”的概率较小。 此外,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认为突破上游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综上,我们持续推荐CXO和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领域。 ▍国内CXO和创新药企未被纳入美国政府“实体清单”,打消市场对于被美国制裁传闻的担忧。 此前,根据《FinancialTimes》报道,美国政府将把二十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EntityList),其中包括一些涉及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的公司,造成市场对于CXO和创新药企被制裁的担忧;主要受此报道影响,本周A股CXO板块公司股价均有明显回调。 12月15日晚间,根据美国财政部官网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当天签署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以“参与全球非法药品贸易”为名,对中国、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4国的15家实体和10名个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中国4家企业和1名个人;12月1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的产业安全局(BIS)宣布将37个实体列入所谓“违反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利益”的实体清单,其中中国实体共有25家,包括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以及其11家科研院所——上述两份名单均未包含国内CXO及创新药企业。 ▍国内CXO企业深度嵌入全新医药研发创新供应链,中长期来看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的概率较小。 一方面,从下游客户的角度来看,CXO企业主要服务于全球医药创新,市场化程度高,并不涉及政府军用目的相关;另一方面,从产业链角度来看,CXO企业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专业化的特点,服务范畴已涵盖药物研发全过程,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和降低医疗成本负担,已成为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国内CXO企业作为全球市场化竞争参与者,凭借国内工程师红利/高端制造的比较优势,大型跨国药企/中小生物科技公司相关外包需求逐渐转移国内,十几年来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疫情控制较好+相关抗疫药物的研发生产外包需求(包括新冠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等),使行业呈现出阶段性加速转移国内趋势,则进一步显示了国内CXO专业化/高效率的优势。 此外,近两年来,关于CXO企业被制裁的传言已有多次,但是最后都并未有实质消息落地;综上,我们认为国内CXO行业深度嵌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供应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未来被纳入到美国“实体清单”的概率较小。 ▍此外,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问题在新冠疫情催化下进一步凸显,我们认为突破上游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国内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领域(设备、耗材、试剂等)的市场目前仍主要由海外品牌占据。 一方面,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繁,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逐渐认识到上游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对新兴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上游供应链自主可控涉及信息安全和核心机密数据),都陆续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生命科学及医药上游供应链发展。 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海外供应商的生产和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供货国内企业客户的周期被显著拉长;加上新冠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相关的需求爆发,则进一步激化供需关系的失衡,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转向国内供应链,这给国产生物医药上游企业提供了切入下游核心客户的绝佳发展良机。 另一方面,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控费降本,而国内企业较海外品牌商具备较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预计也将中长期进一步促进上游供应链国产化。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2.63%,跑输沪深300指数0.64pcts,医疗服务跌幅最大。 当前,医药板块2021年预测市盈率约36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上升至3.96%。 本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16亿元,其中君实生物-U增持较多,增持0.11亿元;合计减持11.32亿元,其中爱美客减持较多,减持2.16亿元。 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25.06亿元。 ▍风险因素:医保控费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和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6)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