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二十七:20和21世纪风格因子表现的趋势和周期-230208

文本预览: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一百二十七篇,本文利用HP过滤、频谱分析和马尔科夫链模型对风格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01年前后,因子的趋势和周期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价值因子在21世纪表现较弱,并在2017~2022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回撤。动量因子的表现在2001年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但质量和市值因子却呈上升趋势。低波动组合在21世纪仍然可以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但该因子在低回报机制下的持续时间略长。回到国内市场,风格研判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可以借鉴本文的研究工具(HP滤波、状态转换模型)对风格因子的趋势和周期进行拆解,从而帮助投资者更深入地理解风格溢价波动的特征,有助于做出决策。 各风格因子的表现在20世纪和21世纪并不一致 在2000年以前的样本中,动量和价值因子的表现较为强劲,但在2001年以后的样本中,却呈现出严重的下降趋势。市值和低波动性因子在20世纪和21世纪变化并不明显,回报率较低。质量和市场因子在全样本中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各个风格因子的趋势成分变化较大,但周期成分变化较小 价值和动量的趋势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00年以前表现出强烈的向上倾斜,但在2000年以后,价值因子是倒U型,而动量的趋势线较平坦。市场因子的趋势呈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市值因子的趋势在20世纪是向下倾斜的,但在20世纪初呈现上升趋势。质量因子的趋势在1980年之前有一个向下倾斜的趋势,而之后呈现出上升趋势。低波动率的趋势在1963年~1981年摇摆不定,此后出现一个积极向上的趋势。 各个风格因子在牛市和熊市的持续时间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 2000年之前和2001年之后,市场因子在熊市的持续时间都是1年,动量因子在熊市的持续时间约为0.5年。相比之下,市值、价值和低波动因子在熊市的持续时间增加:规模从3.1年增加到了5.6年,价值因子增加了近1年,从4.7年增加到5.6年,低波动率从0.5年增加到1.1年。 风险提示 文献结论基于历史数据与海外文献进行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展开>>
收起<<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二十七:20和21世纪风格因子表现的趋势和周期-230208(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二十七:20和21世纪风格因子表现的趋势和周期-230208(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二十七:20和21世纪风格因子表现的趋势和周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一百二十七篇,本文利用HP过滤、频谱分析和马尔科夫链模型对风格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01年前后,因子的趋势和周期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价值因子在21世纪表现较弱,并在2017~2022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回撤。动量因子的表现在2001年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但质量和市值因子却呈上升趋势。低波动组合在21世纪仍然可以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但该因子在低回报机制下的持续时间略长。回到国内市场,风格研判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可以借鉴本文的研究工具(HP滤波、状态转换模型)对风格因子的趋势和周期进行拆解,从而帮助投资者更深入地理解风格溢价波动的特征,有助于做出决策。 各风格因子的表现在20世纪和21世纪并不一致 在2000年以前的样本中,动量和价值因子的表现较为强劲,但在2001年以后的样本中,却呈现出严重的下降趋势。市值和低波动性因子在20世纪和21世纪变化并不明显,回报率较低。质量和市场因子在全样本中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各个风格因子的趋势成分变化较大,但周期成分变化较小 价值和动量的趋势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00年以前表现出强烈的向上倾斜,但在2000年以后,价值因子是倒U型,而动量的趋势线较平坦。市场因子的趋势呈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市值因子的趋势在20世纪是向下倾斜的,但在20世纪初呈现上升趋势。质量因子的趋势在1980年之前有一个向下倾斜的趋势,而之后呈现出上升趋势。低波动率的趋势在1963年~1981年摇摆不定,此后出现一个积极向上的趋势。 各个风格因子在牛市和熊市的持续时间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 2000年之前和2001年之后,市场因子在熊市的持续时间都是1年,动量因子在熊市的持续时间约为0.5年。相比之下,市值、价值和低波动因子在熊市的持续时间增加:规模从3.1年增加到了5.6年,价值因子增加了近1年,从4.7年增加到5.6年,低波动率从0.5年增加到1.1年。 风险提示 文献结论基于历史数据与海外文献进行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