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概览-210624

《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概览-210624(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智能网卡行业概览-210624(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智能网卡的萌发是由于CPU算力相对网络传输速率差距持续扩大后摩尔时代下,CPU算力无法按照摩尔定律增长,提升遭遇瓶颈,而数据中心网络向高带宽和新型传输体系发展,其网络传输速率迈向100Gbps,且未来快速向200Gbps与400Gbps发展。 智能网卡作用为灵活卸载CPU不适合的处理任务,满足数据平面网络处理需求并兼容现有网络协议生态。 其核心作用在于减轻CPU算力负担并让其处理更重要的任务。 2.智能网卡行业主要受到数通市场、电信市场和智能驾驶市场的强驱动智能网卡产线的萌生受到数通市场需求的强驱动,其将网络、存储、操作系统中需要高性能的数据平面卸载到智能网卡以降低“数据中心税”,让CPU集中精力于客户的应用程序;同时,智能网卡的引入可解决边缘机房升级改造成本过大且无法为MEC提供足够算力的问题,并为MEC在第三方应用、OVS加速等方面提供硬件加速的支持3.中国智能网卡厂商硬件性能相比国际巨头差距较大中国网络芯片的传输速率落后国际巨头1-2代,停留在10Gbps。 中国网络芯片时延为5ms左右,与国际巨头NVIDIA和Boradcom的网络芯片时延高2-4ms。 中国网络芯片的传输速率落后国际巨头1-2代,停留在10Gbps。 中国网络芯片时延为5ms左右,与国际巨头NVIDIA和Boradcom的网络芯片时延高2-4ms。 中国智能网卡行业智能网卡萌发的主要原因为CPU算力相对网络传输速率的差距持续扩大,激发网络侧专用计算需求,且智能网卡可搭载多元化功能如虚拟交换、存储、数据、网络加密等。 智能网卡的主要应用场景为数通市场、电信市场和未来的智能驾驶市场。 5G、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的应用通用驱动着智能网卡的发展。 目前智能网卡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国际巨头企业手中,中国本土企业起步相对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