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电力设备:电镀铜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230205

文本预览:
事件 1、东威科技公告与国电投新能源签署《铜栅线异质结电池垂直连续电镀解决方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于2023年7月向国电投新能源提供一台样机铜电镀设备用于验证测试,验收合格后国电投新能源将购买该样机,并享有五年期量产铜电镀设备的优先购买权。 2、罗博特科公告与国电投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铜栅线异质结电池VDI电镀技术的解决方案展开合作,包括双方现有技术或工艺的验证及量产化应用、新技术及工艺的合作开发以及铜电镀相关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应用。 金属化是电池降本重心,电镀铜有望成为新一代技术 金属化是光伏电池片核心工艺步骤,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2021年银电极/丝网印刷工艺占比均为99.9%。由于银为贵金属,银浆占电池片成本比重较高。目前正银价格5675元/KG,用于HJT电池的低温银浆价格更高。根据SOLARZOOM数据,目前PERC电池银浆成本约5分钱/W,占非硅成本31%。因此金属化环节降本是未来电池降本重心。电镀铜在硅片表面通过电解工艺沉积铜栅线以替代成本高昂的银浆,降本潜力较大,有望成为新一代技术。根据海源复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2月),HJT银金属化成本约为0.2元/W以上,采用铜栅线后成本约为0.1元/W。 电镀铜提效0.2%~0.3%,具备长期竞争优势 长期来看,电镀铜更大的意义在于提效。由于工艺优势,电镀铜栅线线宽可以做得很窄(低至25μm),降低遮光损失提升效率;同时纯铜电阻率低于银浆(包含有机物),低电阻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根据海源复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2月),铜栅线工艺电池比银栅线高约0.2%~0.3%。在与银包铜等其他降本方案的竞争中,我们认为电镀铜具备更加长期优势。 技术逐渐突破,下游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 相对技术成熟的丝网印刷,电镀铜存在技术流程复杂、生产效率低、设备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我们认为相关问题有望逐步解决。从技术突破看,在电镀铜金属化环节,对于非水平电镀产能曾是瓶颈,近期已有较大突破。东威第三代电镀铜设备已达到8000片/小时,罗博特科单轨产线电镀铜设备标准配置为600MW。设备成本方面,随着商业化量产推进以及设备产能不断提升,电镀铜设备成本也有望快速摊薄。从下游应用来看,电池厂对于电镀铜兴趣不断加大,电镀铜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正在加速。国电投新能源龙港项目1月1日开工,项目包括5GW铜栅线异质结(C-HJT)电池及组件。海源复材电镀铜中试效果良好,2023年具备产业化,2024年开始形成规模化产能。整体来看,我们认为2023年为电镀铜技术继续突破与验证之年,2024年有望迎来一轮量产。 投资建议 金属化设备:建议关注东威科技、罗博特科。 图形化设备:建议关注芯碁微装、帝尔激光、迈为股份。 电池厂:建议关注海源复材。 风险提示 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应用速度不及预期、银包铜降本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上海证券-电力设备:电镀铜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230205(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电力设备:电镀铜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230205(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电力设备:电镀铜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1、东威科技公告与国电投新能源签署《铜栅线异质结电池垂直连续电镀解决方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于2023年7月向国电投新能源提供一台样机铜电镀设备用于验证测试,验收合格后国电投新能源将购买该样机,并享有五年期量产铜电镀设备的优先购买权。 2、罗博特科公告与国电投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铜栅线异质结电池VDI电镀技术的解决方案展开合作,包括双方现有技术或工艺的验证及量产化应用、新技术及工艺的合作开发以及铜电镀相关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应用。 金属化是电池降本重心,电镀铜有望成为新一代技术 金属化是光伏电池片核心工艺步骤,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2021年银电极/丝网印刷工艺占比均为99.9%。由于银为贵金属,银浆占电池片成本比重较高。目前正银价格5675元/KG,用于HJT电池的低温银浆价格更高。根据SOLARZOOM数据,目前PERC电池银浆成本约5分钱/W,占非硅成本31%。因此金属化环节降本是未来电池降本重心。电镀铜在硅片表面通过电解工艺沉积铜栅线以替代成本高昂的银浆,降本潜力较大,有望成为新一代技术。根据海源复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2月),HJT银金属化成本约为0.2元/W以上,采用铜栅线后成本约为0.1元/W。 电镀铜提效0.2%~0.3%,具备长期竞争优势 长期来看,电镀铜更大的意义在于提效。由于工艺优势,电镀铜栅线线宽可以做得很窄(低至25μm),降低遮光损失提升效率;同时纯铜电阻率低于银浆(包含有机物),低电阻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根据海源复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2月),铜栅线工艺电池比银栅线高约0.2%~0.3%。在与银包铜等其他降本方案的竞争中,我们认为电镀铜具备更加长期优势。 技术逐渐突破,下游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 相对技术成熟的丝网印刷,电镀铜存在技术流程复杂、生产效率低、设备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我们认为相关问题有望逐步解决。从技术突破看,在电镀铜金属化环节,对于非水平电镀产能曾是瓶颈,近期已有较大突破。东威第三代电镀铜设备已达到8000片/小时,罗博特科单轨产线电镀铜设备标准配置为600MW。设备成本方面,随着商业化量产推进以及设备产能不断提升,电镀铜设备成本也有望快速摊薄。从下游应用来看,电池厂对于电镀铜兴趣不断加大,电镀铜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正在加速。国电投新能源龙港项目1月1日开工,项目包括5GW铜栅线异质结(C-HJT)电池及组件。海源复材电镀铜中试效果良好,2023年具备产业化,2024年开始形成规模化产能。整体来看,我们认为2023年为电镀铜技术继续突破与验证之年,2024年有望迎来一轮量产。 投资建议 金属化设备:建议关注东威科技、罗博特科。 图形化设备:建议关注芯碁微装、帝尔激光、迈为股份。 电池厂:建议关注海源复材。 风险提示 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应用速度不及预期、银包铜降本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