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硅料价格大幅反弹,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230205

上传日期:2023-02-06 13:14:06 / 研报作者:杨润思林卓欣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硅料价格大幅反弹,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230205.pdf
大小:66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硅料价格大幅反弹,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230205

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硅料价格大幅反弹,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230205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硅料价格大幅反弹,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230205(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硅料价格大幅反弹,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230205(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硅料价格大幅反弹,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推荐组合:TCL中环,天顺风能、晶澳科技、泰胜风能、阳光电源、隆基绿能、宁德时代、明阳智能、亿纬锂能。   光伏:硅料价格大幅反弹,上游震荡博弈加剧。根据2023年2月1日PVinfolink报价,多晶硅致密料均价反弹在178元/kg,同比前一周上涨28元/kg,上涨幅度达18.7%,目前部分硅料企业已大幅调涨硅料报价水平至180-220元/kg甚至以上。182和210硅片均价分别为4.8和6.2元/片,分别同比前一周上涨8.4%和7.3%,硅片现货供应仍然趋紧,当前硅料价格高低范围落差巨大,拉晶企业受制于生产用料的刚性需求和存在对硅料价格的顾虑,引起上游环节博弈成本上升。182和210电池片均价分别为0.97元/w,同比前一周上涨14.1%,预计本月电池片价格仍将维稳,较难回归下跌趋势。光伏板块前期调整较多,主要环节对应2023年PE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水平,当下位置不必悲观。考虑到需求释放带来排产上行。首推直接受益的辅材环节,胶膜福斯特、赛伍技术、海优新材,天宜上佳等。组件需求提升+硅片率先让利,优选电池+组件环节。组件推荐顺序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关注电池片钧达股份。地面电站放量利好逆变器阳光电源,支架中信博、意华股份、清源股份。   风电:风电1月实现3.18GW中标,月度中标均价低于2022年全年价格。2023年1月,风电整机中标累计容量达到3184.5MW(约3.18GW)。陆上风电规模2884.5MW(约2.88GW);海上风电规模300MW。其中金风科技位居第一,中标规模为880MW,均占中标规模的27.63%;远景能源位居第二,中标规模为749.5MW,占中标规模的23.54%。据国际能源网,1月,陆上风电项目各整机商中,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为2315元/kW,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为2128元/kW。海上风电项目各整机商中,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为3921元/kW。对比2022年,1月中标均价均低于2022年全年价格水平。从月度中标均价看,风机招标价格明显降幅放缓且保持稳定,预计2023年风机盈利能力有望保持稳定。从估值性价比维度去看,首推天顺风能,国内陆风塔筒龙头标的,积极布局海风产能;其次关注海缆,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关注海上管桩环节,海力风电、大金重工。关注风机大型化之后带来的轴承技术进步,长盛轴承、恒润股份、新强联;关注风机大型化方向下,主机厂毛利率企稳修复机会,关注金风科技、电气风电、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   储能:1月招标规模环比增长,月度中标价低于2022全年,但后续或受益于成本端&政策端催化企稳回升。①招标规模:据索比咨询,1月招标总规模6577MWh,环比12月增长20%,其中储能系统招标规模(MWh)环比近翻倍增长(yoy+96.8%)。我们判断主要系近期相关政策出台,各地持续加大储能系统布局力度。②中标规模:1月中标规模受春节错期影响,环比12月下降76.3%至1582.85MWh。③中标均价:1月储能系统中标均价约1.49元/Wh,储能EPC中标均价1.65元/Wh。随着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企稳,叠加政策利好催化,我们判断后续储能中标价格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国内外增速确定性高的大储方向。   新能源车: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推出,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预计2025年中国充电桩设备市场规模超730亿元,2021-2025年CAGR为55.6%。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通知,宣布2023-202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并提出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目标。我们认为,公共领域充换电体系的试点布局完善,将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完整性提升,并带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新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保有量车桩比为2.51,新能车销量与充电桩增量车桩比为2.66,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若假设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车桩比为1.9,则2025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超730亿元,2021-2025年CAGR为55.6%。目前国内充电桩行业玩家主要以布局充电桩整桩产品为主,我们认为,随着充电桩市场需求快速发展,国内充电桩公司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推荐方面,1)在终端整车降价预期下,预计电池和中游环节将面临一定的降价压力。推荐价格传导顺畅,并具备技术优势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看好具备成本优势的德方纳米、尚太科技;看好竞争格局稳定,降价幅度较低的隔膜环节,看好恩捷股份。2)整车价格的下降,预计将会带动销量的提升。推荐受益销量提升且受下游压价影响较低的结构件板块,推荐祥鑫科技、科达利。3)在欧洲和美国今年增速高预期下,推荐出口条线受益标的及相关产业链。关注国轩高科、当升科技、星源材质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政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