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制造业贷款高增 居民消费意愿弱-230205

上传日期:2023-02-06 09:20:15 / 研报作者:汪冰洁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制造业贷款高增 居民消费意愿弱-230205.pdf
大小:1.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制造业贷款高增 居民消费意愿弱-230205

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制造业贷款高增 居民消费意愿弱-230205
文本预览:

《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制造业贷款高增 居民消费意愿弱-23020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制造业贷款高增 居民消费意愿弱-230205(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申港证券《银行行业研究周报:制造业贷款高增 居民消费意愿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每周一谈:制造业贷款高增居民消费意愿弱   2月3日,央行发布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以下主要对贷款投向进行分析。   融资成本压降制造业贷款高增   2022年末,金融机构对公贷款余额139.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21年末提升2.6%,全年新增对公贷贷款16.77万亿元,同比多增4.63万亿元。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较上年低34bps,有效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制造业贷款保持高增速。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2021年的1.7倍,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3.8%。制造业贷款高增主要与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做好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投放工作有关。   项目配套融资拉动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增长。2022年末,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32.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长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对于重大项目的配套融资,截至2022年末,已投放约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2700多个,项目的配套融资需求对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增长形成有效支撑。   重点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新发放企业贷款超过一半投向民营企业,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加4.59万亿元,占新增对公贷款的27%。截至22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3.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   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全年增加6.01万亿元。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9.82、5.68和3.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34.9%和59.1%。   居民消费需求受抑制政策转向下将逐步修复   2022年末,本外币居民部门贷款余额为74.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21年末低7.1%。金融机构全年新增居民部门贷款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   居民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2022年末,居民经营性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较21年末低2.6%,全年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亿元。   居民消费性贷款需求受到抑制。22年末,居民消费性贷款余额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较21年末低5.4%;全年增加6755亿元,同比少增7646亿元。主要因为消费贷及信用贷需求受到抑制,预计23年随着疫情扰动减弱,消费信贷需求将得到修复。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大幅下滑。22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较21年末低10%。主要因为地产企业风险事件频发,销售端持续低迷。23年随着地产“三支箭”政策逐步实施及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将逐步修复。   投资建议:对银行板块而言,目前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安全边际。未来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探底回升,银行有望取得超额收益,可以关注年后银行开门红情况及经济指标的改善情况。我们建议关注两类银行:第一类为23年基本面修复明显的股份行,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第二类为区域经济具有韧性的优异城农商行,比如江浙地区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