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华发股份-600325-逆势增收利润承压,供给优势成长可期-230203

上传日期:2023-02-03 13:42:14 / 研报作者:江宇辉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华发股份-600325-逆势增收利润承压,供给优势成长可期-230203.pdf
大小:55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华发股份-600325-逆势增收利润承压,供给优势成长可期-230203

信达证券-华发股份-600325-逆势增收利润承压,供给优势成长可期-230203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华发股份-600325-逆势增收利润承压,供给优势成长可期-23020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华发股份-600325-逆势增收利润承压,供给优势成长可期-23020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逆势增收利润承压,供给优势成长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华发股份(600325)   事件:   1)公司1月19日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91.29亿元,同比上升15.39%;实现净利润47.13亿元,同比上升0.78%;实现归母净利润25.62亿元,同比下降19.80%;基本每股收益1.12元/股,同比下降16.42%。   2)根据克而瑞数据,公司2023年1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121.9亿元,同比上升19.3%,排名较2022年12月提升11名至第7名。   总营收逆势增长,行业下行叠加权益比下降致归母净利下降。在2022年行业整体持续下行周期中,公司通过财务运营、增加核心城市布局以及积极推盘去化,同时也对产品力、服务力和交付力进行提升,总营收实现15.39%的逆势增长,实现销售回款734亿元,同比增长4.86%。利润方面,受到行业整体利润率下行影响,公司净利润率下降1.16pct,净利润基本与2021年持平。但受到2022年结算项目中权益比例下降影响,少数股东损益占比提升13.95pct,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80%。   坚守核心城市销售排名大幅提升,保持拿地节奏布局核心区域。公司2022年实现销售面积4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5%,实现销售金额1202亿元,同比下降1.4%,在2022年行业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公司销售基本持平的表现优于大市。其中上海单城销售金额297.46亿元,同比增长235.28%,单城销售贡献率达到24.7%,较2021年的7.28%有明显提升,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了核心城市的销售大幅提升。百强房企排名由2021年底第32名提升14名至2022年末第18名,提升幅度较大。2022年以来公司保持拿地节奏,根据克而瑞数据,2022年公司共拿地22宗,成交总价409.5亿元,同比上升124.8%,规划建面187.0万平,同比增长30.4%,拿地强度由2021年14.9%上升至34.1%,其中公司2022年提高在高能级核心城市的拿地力度,在上海、杭州、成都和珠海都有斩获,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新增土储规划建面占比分别为31.46%/60.34%/8.20%,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61.54%/36.17%/2.29%,其中公司2022年在上海权益拿地金额219.09亿元,位列上海权益拿地金额榜单第一名。公司2022年抓住土地市场机遇,积极布局核心城市核心区域,补充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土地储备,我们认为后续市场或将仍然延续城市分化,特别是如果需求端政策继续放松,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有望率先量价提振,公司则有望凭借2022年以来更加丰富的核心区域土储受益于供给端分化,实现销售的持续增加。同时公司在2022年土地市场遇冷阶段保持拿地节奏,地块利润率情况好转,并且公司在上海集中供地中多宗总价较高地块均为100%权益拿地,项目权益比有望增加。   定增募资增强资本实力,收购核心资产化解合作风险。2022年12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募资60亿元,截至23年1月5日定增已获证监会受理,预计可以补充15亿元流动资金,定增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均将有所增加,有望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助力公司抓住机遇实现规模增长、提升市场份额,同时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降低融资风险,增加公司稳健经营能力。公司14亿元收购融创昆明文旅城二期40%股权,35.7亿元收购融华置地51%股权,积极化解合作方风险,收购项目股权增厚核心资产。   维持“买入”评级。2023年1月公司实现销售金额121.9亿元,同比实现19.3%增长,排名跃升进入百强房企第7名,进入行业TOP10,供给端优势进一步凸显。公司目前待结算资源丰富,总营收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毛利率和权益比较低项目逐步结转完成后,随着利润情况较好项目逐步进入结转,归母净利润有望恢复增长。拿地和销售方面,公司保持拿地节奏,新增拿地面积主要位于上海、杭州、珠海等城市能级较高有望受益于供给端分化实现销售持续增加,因此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或放松不及预期,地产行业销售下行幅度超预期,公司地产开发业务和其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收购及定增事项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