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评级-二永债的定位、波动必然性与一些浅思考-230117

文本预览:
理财的调整、某银行技术性不赎回,最近的二永债,从小甜甜变牛夫人。对于该品种,本文重在思考其特征、吸收风险逻辑、定价以及持有的实质风险点。 回归本源,从主要的条款中进行分析:1)二永债的缓冲垫定位;2)定位决定其减记的可能性一定在(否则高成本运作的逻辑说不清);3)监管以稳定和逆周期调节为重,可以承受短暂的交易行为带来的波动。 从几波冲击市场的表现来看,我们认为目前二永债具有以下几点悖论:1)负债稳定视角:负债稳定的机构如保险、银行缺乏配置二永债的动力,负债不稳定的广义理财趋之若鹜;2)劣后/减记视角: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二永债仓位有限,产品户拿着“大妈”的钱去给银行做劣后/减记,投资对象并不完全适配;3)收益率视角:资产荒导致利差极致压缩,市场交易使其定价基准悖离,收益率并不能体现出减记条款所带来的风险溢价;4)流动性视角:同质化交易模式导致产品户互为对手盘,二永债可能比其他私募/信用下沉更易卖。 以上表明二永债这个品种从出生开始,就蕴含着估值波动的特性;投资机构更需要去综合匹配资金成本和产品流动性。 进一步将把市场区分为资金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大市场讨论,资金市场目前流动性相对充裕,层层传导顺畅;信贷市场暂不构成核心矛盾;而资本市场整体实质上是分层市场。二永债属于资本市场中的信用部分,一方面系统重要性银行有限的敞口使市场波动具备一定可容忍性;另一方面波动放大效应主要归因于信用定价的问题,央行政策在资本市场传导有显著折扣。 最后,在前述的产品特质、市场交易行为、自身深层次的矛盾(悖论)和信用定价(市场分割)的逻辑加持下,我们试图构建二永债的五元博弈模型(投资者、发债银行、地方银保监、地方政府、金稳会),在此模型下,分清各方的利益诉求,重新涉及投资者对二永债定价的因素集合:R=无风险收益+流动性溢价+风险补偿,并对后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拆分,最终得出结论:本轮调整是必然的。二永债的重定价是个过程,调整呈现波动和周期性。
展开>>
收起<<
《YY评级-二永债的定位、波动必然性与一些浅思考-230117(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Y评级-二永债的定位、波动必然性与一些浅思考-230117(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YY评级《二永债的定位、波动必然性与一些浅思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理财的调整、某银行技术性不赎回,最近的二永债,从小甜甜变牛夫人。对于该品种,本文重在思考其特征、吸收风险逻辑、定价以及持有的实质风险点。 回归本源,从主要的条款中进行分析:1)二永债的缓冲垫定位;2)定位决定其减记的可能性一定在(否则高成本运作的逻辑说不清);3)监管以稳定和逆周期调节为重,可以承受短暂的交易行为带来的波动。 从几波冲击市场的表现来看,我们认为目前二永债具有以下几点悖论:1)负债稳定视角:负债稳定的机构如保险、银行缺乏配置二永债的动力,负债不稳定的广义理财趋之若鹜;2)劣后/减记视角: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二永债仓位有限,产品户拿着“大妈”的钱去给银行做劣后/减记,投资对象并不完全适配;3)收益率视角:资产荒导致利差极致压缩,市场交易使其定价基准悖离,收益率并不能体现出减记条款所带来的风险溢价;4)流动性视角:同质化交易模式导致产品户互为对手盘,二永债可能比其他私募/信用下沉更易卖。 以上表明二永债这个品种从出生开始,就蕴含着估值波动的特性;投资机构更需要去综合匹配资金成本和产品流动性。 进一步将把市场区分为资金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大市场讨论,资金市场目前流动性相对充裕,层层传导顺畅;信贷市场暂不构成核心矛盾;而资本市场整体实质上是分层市场。二永债属于资本市场中的信用部分,一方面系统重要性银行有限的敞口使市场波动具备一定可容忍性;另一方面波动放大效应主要归因于信用定价的问题,央行政策在资本市场传导有显著折扣。 最后,在前述的产品特质、市场交易行为、自身深层次的矛盾(悖论)和信用定价(市场分割)的逻辑加持下,我们试图构建二永债的五元博弈模型(投资者、发债银行、地方银保监、地方政府、金稳会),在此模型下,分清各方的利益诉求,重新涉及投资者对二永债定价的因素集合:R=无风险收益+流动性溢价+风险补偿,并对后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拆分,最终得出结论:本轮调整是必然的。二永债的重定价是个过程,调整呈现波动和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