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上海证券-风语筑-603466-风语筑2022业绩预告点评:关注疫后复苏,23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230130

上传日期:2023-01-30 18:24:18 / 研报作者:陈旻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上海证券-风语筑-603466-风语筑2022业绩预告点评:关注疫后复苏,23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230130.pdf
大小:69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上海证券-风语筑-603466-风语筑2022业绩预告点评:关注疫后复苏,23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230130

上海证券-风语筑-603466-风语筑2022业绩预告点评:关注疫后复苏,23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230130
文本预览:

《上海证券-风语筑-603466-风语筑2022业绩预告点评:关注疫后复苏,23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2301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风语筑-603466-风语筑2022业绩预告点评:关注疫后复苏,23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2301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风语筑2022业绩预告点评:关注疫后复苏,23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风语筑(603466)   事件   1月29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600万元-8000万元;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00万元-3700万元;预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亿元-2.6亿元。   点评   Q4持续保持正向盈利,12月略受疫情高峰影响,2022年全年业绩确认节奏受疫情影响较大而推迟确认。公司Q4单季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69.3万元-6769.3万元(yoy-8.6%至41.5%,qoq-48.8%至-20.6%),其中Q4单季非经常性损益预计约390.69万元-1690.69万元,我们预计主要系政府补助、投资收益(参照2021年年报)等。根据我们跟踪的公开公示的中标信息订单(不完全统计),2022年新签中标订单预计同减27.3%,其中Q1-Q4单季预计分别同增39.3%、-56.7%、-50.2%、-58.3%,其中2022年1月、2月未受疫情影响实现同比高增长;2022年11月、12月受疫情高峰影响预计分别同减71.5%、70.8%。   疫情复苏逻辑叠加元宇宙G端项目需求,预计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及收入确认节奏有望优于2021年。   1、从业绩确认口径上看: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根据中报口径,公司先后中标杭州2022年亚运会、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项目,提供数字媒体内容制作或数字场景搭建服务,1H22新签订单9.45亿元(yoy-6.53亿元、-40.86%),截至6月30日在手订单55.11亿元(相比21年年末增加1.6亿元),按照21年归母净利率14.93%计算,对应归母净利润储备8.23亿元,同时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的坏账准备未来具备冲回空间,公司基本面扎实、安全边际较高。   2、从新签订单口径上看:   (1)受疫情影响,文化基建/元宇宙虚拟空间建设需求出现延后但并未消失,疫情后复苏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根据我们跟踪的中标订单口径,2023年1月1日至1月20日新签中标订单预计2.14亿元,其中1月16日中标“邹城市高精新医药孵化中心智慧展厅布展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金额为1.2亿元;2022年1月无疫情且无春节假期,整体基数较高,根据我们统计方法跟踪的中标订单约4.2亿元。   (2)疫情后文化新基建/元宇宙虚拟空间建设将成为政府推进重点。元宇宙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G端/B端大型项目及应用推动、BToC应用普及、C端应用及内容普及。G端/B端项目有望率先产生规模化经济效益。短期(2-3年)公司传统业务受益于需求端持续旺盛,基本面有望持续保持优异。传统上Q1单季受春节假期影响一般为相对淡季,3月底需求开始逐步释放。我们认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利润储备丰厚,同时受益于文化新基建/元宇宙虚拟空间旺盛的建设需求,叠加春节后订单需求集中释放,公司2023年业绩具备较高弹性。   投资建议   受疫情影响,22年公司收入确认节奏(在手订单转化)及新签订单进度均受到明显影响;23年1月以来公司中标订单金额快速恢复,预计3月底订单需求开始集中释放。根据2022年业绩预告我们下调22年利润预期。同时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和未来G端元宇宙项目需求的看好,我们维持23年、24年利润预期。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00万元、4.54亿元、5.89亿元,分别同增-84.8%、578.1%、30.0%,对应估值分别为122倍、18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元宇宙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文化新基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烈度加剧、疫情影响持续时间超预期、公司新签订单不及预期、公司回款不及预期并产生超预期的坏账损失、统计订单金额和实际订单金额存在差异导致分析结论失真等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