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评级-城投的几种声音和软思考:违约可能性、可控性、路径与博弈-230113

文本预览:
本文基于几大前置假设,来分析城投市场的一些芜杂的声音。 1、高基数和高增长的悖论。城投的分析思路,一定不完全是周期思维,2023年的问题和2013的约束不一样。 2、功过不相抵原则。单纯讨论功劳和讨论过错,都比较片面;而最核心的设想是,最终的后果应该怎么消化、稀释和分摊,哪怕前面功劳巨大,但是后果依旧需要消化。 3、非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对于平台而言,无法完全是市场化出清的思路,所以这个问题本质上是站在地方利益格局、中央监管和现实市场情势的博弈视角,寻求一个可接受的均衡解,因而两句话都非常重要:第一,中央不救助原则是显性规则,反应了中央的决心;第二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是隐性的,地方对债务问题要通盘考量,这个是利多的因素。大的情势就是在利益格局上博弈,而非一厢情愿的选择。 4、对话的潜在可能性。引申假设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博弈中处于下风,但是在对话渠道远高于一般企业,因而问题引起重视的反馈机制,会远高于地产。所以平台的摩擦性事件,引起的关注度也远高于一般企业,妥善解决的概率很大。 上述的四个假设构成对平台演绎的支撑,构建了多重博弈和均衡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情势的发展的潜在可能。至于违约是否可控、有序,详见YY历史文章:YY|城投违约:是否可控、是否有序与谁会买单?本文是此前逻辑,结合当下语境的一些阐述和递进,深度和前瞻性可能之前那篇也有些借鉴之处。
展开>>
收起<<
《YY评级-城投的几种声音和软思考:违约可能性、可控性、路径与博弈-23011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Y评级-城投的几种声音和软思考:违约可能性、可控性、路径与博弈-23011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YY评级《城投的几种声音和软思考:违约可能性、可控性、路径与博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文基于几大前置假设,来分析城投市场的一些芜杂的声音。 1、高基数和高增长的悖论。城投的分析思路,一定不完全是周期思维,2023年的问题和2013的约束不一样。 2、功过不相抵原则。单纯讨论功劳和讨论过错,都比较片面;而最核心的设想是,最终的后果应该怎么消化、稀释和分摊,哪怕前面功劳巨大,但是后果依旧需要消化。 3、非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对于平台而言,无法完全是市场化出清的思路,所以这个问题本质上是站在地方利益格局、中央监管和现实市场情势的博弈视角,寻求一个可接受的均衡解,因而两句话都非常重要:第一,中央不救助原则是显性规则,反应了中央的决心;第二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是隐性的,地方对债务问题要通盘考量,这个是利多的因素。大的情势就是在利益格局上博弈,而非一厢情愿的选择。 4、对话的潜在可能性。引申假设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博弈中处于下风,但是在对话渠道远高于一般企业,因而问题引起重视的反馈机制,会远高于地产。所以平台的摩擦性事件,引起的关注度也远高于一般企业,妥善解决的概率很大。 上述的四个假设构成对平台演绎的支撑,构建了多重博弈和均衡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情势的发展的潜在可能。至于违约是否可控、有序,详见YY历史文章:YY|城投违约:是否可控、是否有序与谁会买单?本文是此前逻辑,结合当下语境的一些阐述和递进,深度和前瞻性可能之前那篇也有些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