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2022经济回顾与2023展望:双重拐点的背后-230117.pdf
大小:94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2022经济回顾与2023展望:双重拐点的背后-230117

国盛证券-2022经济回顾与2023展望:双重拐点的背后-230117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2022经济回顾与2023展望:双重拐点的背后-230117(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2022经济回顾与2023展望:双重拐点的背后-230117(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2022经济回顾与2023展望:双重拐点的背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2022年四季度GDP同比2.9%(前值3.9%),三年平均4.4%(前值4.5%),全年GDP同比3.0%(2021年8.4%),三年平均4.5%(2021年两年平均5.3%);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1.3%(前值2.2%),三年平均增速4.3%(前值4.3%);社零同比-1.8%(前值-5.9%),三年平均增速1.5%(前值0.9%);1-12月固投累计同比5.1%(前值5.3%),三年平均增速4.3%(前值4.4%),其中:地产投资同比-10.0%(前值-9.8%),三年平均增速0.2%(前值0.7%);狭义基建投资同比9.4%(前值8.9%),三年平均3.5%(前值3.4%);制造业投资同比9.1%(前值9.3%),三年平均增速6.6%(前值6.2%)。   核心观点:2022年,我国经济超预期走弱,本质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2023年,经济底部回升可期,疫情、地产、外需是关键。短期看,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随着疫情影响减退,后续经济环比有望继续修复,基本面拐点可期;中长期看,我国人口近60年来首次负增长,人口拐点可能也就此来临,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1、整体看,2022年经济超预期走弱,疫情之外,本质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受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疫情、地产等多重因素制约,2022年我国经济持续超预期走弱,消费、地产疲软,三重压力凸显,本质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可喜的是,全年GDP仍实现3%的正增长,总量也首次站上120万亿关口,四季度增速下行1个点至2.9%、明显好于市场预期。   2、单月看,12月实际压力仍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12月疫情对经济的制约仍然明显,这在PMI、出口持续下行、社融低于预期等已有所体现。统计局也表示“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3、结构看,12月各分项表现有喜有忧:喜在,消费、地产跌幅收窄,基建、制造业维持韧性;忧在,消费、地产修复仍不稳固,出口、工业生产延续回落。一方面,12月需求收缩问题出现改善迹象,社零、商品房销售增速跌幅均有所收窄;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仍维持相对高位。另一方面,疫情对餐饮等线下消费的制约仍明显,地产投资增速反弹更多靠低基数支撑,工业生产、出口延续回落;CPI、PPI同比均低于预期,经济环境依旧接近通缩。   4、展望2023年,经济底部回升可期,疫情、地产、外需是关键。如我们年度报告《博弈新均衡—2023年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分析,随着疫情冲击逐步减退,稳增长政策继续加码,2023年经济有望触底回升,但受制于疫情残留效应、外需回落,经济大概率是弱复苏,全年GDP增速有可能达到5%左右。结构看,消费-地产复苏,基建-制造业韧性,出口回落。   5、特别地,密切关注两大拐点:短期的基本面拐点+中长期的人口拐点。   >短期看,经济环比有望继续修复,基本面拐点可期。虽然近期外需仍在回落,但国内疫情影响已经趋于减退,基于百城拥堵延时指数等高频指标,人员流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叠加稳增长政策发力和季节性效应,经济环比有望继续修复,逐步迎来基本面拐点。   >中长期看,我国人口时隔近60年首次负增长,拐点可能已到。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6.8‰,较上年降0.8个千分点;死亡率7.4‰,较上年升0.2个千分点,相应人口自然增长率-0.6‰,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自1962以来再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归因看,出生率下降是根本原因,疫情也是大扰动,进而导致人口拐点可能提前到来。但也应注意,近年来我国积极出台各类促进生育政策,叠加疫情扰动消退,不排除阶段性人口重回正增长的可能。   6、具体看,12月经济数据有如下特征:   1)消费端:跌幅收窄,大幅好于预期,关注高频背离。12月社零跌幅收窄4.1个点至-1.8%,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6.5%左右;结构看,中西药品、通讯器材、食品饮料、汽车消费增速提升,化妆品、餐饮消费回落,呈现明显的疫情冲击特征。此外注意到,12月消费数据和拥堵延时指数、PMI、居民短贷等多个中观高频数据有所背离,可能与传统指标观测的局限性有关,但也指向消费仍待进一步修复。从高频看,1-2月消费有望继续修复,但约束仍多。   2)投资端:地产跌幅收窄,制造业韧性仍强,基建维持高位。   >地产跌幅收窄。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跌幅收窄1.7个点至-31.5%,土地市场低位震荡。地产投资当月同比跌幅收窄7.7个点至-12.2%,竣工低位回升,新开工、施工增速继续探底。从高频看,短期地产景气有望逐步触底回升,但具体节奏仍待观察。   >制造业韧性仍强。12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回升1.2个点至7.4%,企业预期也有所回暖。结构看,有色、电气机械、通用设备、汽车等行业增速提升较多。   >基建维持高位。12月广义、狭义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分别为10.4%、14.3%,分别较11月变化-3.6、+3.7个点。高频看,近期沥青开工率回落,水泥发运率回升,短期基建仍在高位。   3)供给端:工业生产继续回落,服务业小幅回升。12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落0.9个点至1.3%,季调环比0.06%。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回升1.1个点至-0.8%;从高频看,近期高炉和焦化开工率有所回升,工业生产部分有所好转,但整体仍在低位。   4)就业端:失业率小幅回落,但仍偏高。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前值回落0.2个点至5.5%。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回落0.4个点至16.7%,就业支持政策效果显现。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疫情、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