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如何解读地方两会?-230117

上传日期:2023-01-18 16:34:57 / 研报作者:周君芝周恺悦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如何解读地方两会?-230117.pdf
大小:78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如何解读地方两会?-230117

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如何解读地方两会?-230117
文本预览:

《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如何解读地方两会?-2301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如何解读地方两会?-2301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如何解读地方两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解读地方两会,首先需要了解地方两会和中央两会之间关系   地方和全国两会均会产出两份文件,其一是政府工作报告,其二是财政预算报告。地方两会无需将政府工作报告提交至中央,国务院也无需将地方工作报告交由人大审议,从制度流程来说,全国与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无直接联系。国务院需要在全国两会前将地方预算草案汇总,交由全国人大审查,全国人大批复后,地方根据人大意见调整年初预算草案,可见地方年初提交草案后续也将修改调整。可见,预算流程机制决定了汇总的地方两会财政预算并不与全国两会公布预算完全一致,而是存在一定偏离。   解读地方两会,重在把握地方反馈的现实信息,而非大方针和大政策。   地方两会在年初召开,全国两会一般在三月召开。时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决定了地方两会经济目标增速并不反映国务院决策,更多反应地方在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表态。与此同时,地方两会给出的信息,更贴合当地实际情况。   相较中央两会,地方两会既体现中央政策导向,尤其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又基于地方现实情况给出政策目标。   中央政府对于具体经济目标的设定、宏观政策调控、基建、产业政策的设定均在政府工作报告给出。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并不由地方两会内容决定,前瞻意义有限;而且关于赤字规模、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地方也无法参与决策,因此对于政策方向和力度的把握,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给出的信息有限。   总体政策方针可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政策导向及预算数据只能等到中央两会,解读地方两会,我们看重地方现实信息,着重把握两点,一是不同地方增速调整所反映的宏观经济结构特征;二是经济大省隐含的经济趋势。   GDP增速目标地区分化,能够反映地方政府对2023年宏观趋势判断。   对比2023年和2022年地方两会给出的增速目标,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理解政府对2023年经济趋势判断,疫情放开,消费上行,出口下行。   疫情相关产业集中省份经济增速目标2023年有所下调。譬如北京1,其GDP目标降低0.5个百分点,主要是疫情相关产业(疫苗)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对2022年GDP或有明显贡献,因此在疫情影响退去后,其对经济贡献也将减弱。   消费大省经济增速目标2023年有所上调。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海南,其GDP目标增速较去年目标上升0.5个百分点(9%→9.5%),反映的是疫情放开后服务消费的强劲反弹。同样反映疫后生产消费活动修复的省份有吉林、上海等(经历较长疫情封控省份),GDP增速设定则略高于或与上一年目标持平。   外贸大省经济增速目标2023年有所下调。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这四大外贸的大省(2021四省份进出口总金额合计占全国56.6%),它们的GDP目标均较2022年目标下调,或初步反映今年出口表现的走弱。   用大省增速目标推断全国增长预期,2023年全国增速目标或在5%。   回溯近年(2021、2022)地方两会与全国两会制定GDP增速目标的关系,发现地方两会GDP加权增速目标往往高于全国目标,2019、2021、2022分别高0.3、0.8、0.6个百分点。   中央经济增速与经济大省增速相关性较强,其中广东、浙江、山东(2021年三者合计GDP约占全国29%)经济增速目标连续三年与全国增速目标相一致。2023年广东、浙江、山东三个省份给出目标为5%以上,或成为全国经济增速制定的参考锚。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地产政策效果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