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新股报告:凯莱英(6821.HK)-211130

《中泰国际-新股报告:凯莱英(6821.HK)-21113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国际-新股报告:凯莱英(6821.HK)-21113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简介凯莱英是一家创立于1998年的CDMO,为客户提供贯穿药物开发及生产全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的两项核心技术(连续生产技术及生物合成技术)跻身小分子药物生产最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之列。 公司已将CDMO能力扩展至可纳入新药物类别,如多肽、寡核苷酸、单克隆抗体(mAb)、抗体偶联药物(ADC)及信使RNA(mRNA),以及其他新兴服务范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年的收入计,公司为全球第五大原料药CDMO,拥有1.5%的市场份额,亦是中国的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拥有22.0%的市场份额。 公司自2016年11月起于深交所上市(证券代码:002821.SZ),是第五家A+H二次上市的CRO/CDMO企业。 中泰观点医药行业外包趋势持续增强,CDMO市场规模快速扩张:CMO/CDMO服务提供商能让制药公司在不增加管理费用及资本支出的情况下扩大其生产及技术能力。 由于巨大的资本投入、产品研发的不确定性,以及仿制药的竞争,制药公司被迫调整策略以降低内部成本,行业的外包趋势日益增强,CDMO服务的市场规模比整个医药市场的扩张速度更快。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CDMO市场从2016年的353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55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0%,超过同期全球医药市场的3.0%。 预计这一增长将持续下去,2025年全球CDMO市场预计将达到1,066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0%。 过去五年中国CDMO市场的增长率超过全球CDMO市场。 自2016年至2020年,中国CDMO市场从人民币105亿元强劲增长至人民币317亿元,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32.0%。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235亿元,期间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1.3%。 CDMO市场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全球至少有600家CDMO公司,其中至少30家在中国。 排名前15名的行业参与者约占全球CDMO市场的37.8%。 就2020年收入而言,公司在全球原料药CDMO市场排名第五,在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市场排名第一,在全球化学药物CDMO市场排名第13。 公司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是以Patheon、Fareva以及Lonza(LONN:SWX)为首的跨国公司,国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药明康德(2359HK)。 财务及估值分析: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8-2020年公司毛利率高于全球所有上市CDMO企业。 2018-2020财年及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8.2亿元、24.5亿元、31.4亿元,及17.6亿元,其中超过9成来自来小分子CDMO解决方案;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6%、45%、46.3%,及44.7%,毛利率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1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较大;销售开支分别为7136.7万元、8282.7万元、8425.3万元,及3956.4万元;行政开支分别为2.15亿元、2.76亿元、3.2亿元,及1.99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1.55亿元、1.93亿元、2.59亿元,及1.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亿元、5.52亿元、7.2亿元,及4.29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3.5%、22.6%、22.9%,及24.5%;经营现金流分别为4.16亿元、6.02亿元、5.73亿元,及4.78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05亿元、4.14亿元、21.2亿元,及6.22亿元。 同业比较及估值水平:我们选取4家CRO/CDMO企业:药明康德(2359HK)、泰格医药(3347HK)、康龙化成(3759HK)、昭衍新药(6127HK)作为对标,2021年预测市盈率平均约为70.5倍,预测市销率平均为24.2倍。 目前公司在A股的2021年预测市盈率约为127倍,预测市销率约为29.5倍,估值处于高于行业水平。 按全球公开发售后的2.63亿股本计算,公司市值为920-107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