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半导体周期跟踪报告:如何判断本轮消费类芯片的库存周期拐点?-230117

上传日期:2023-01-18 10:00:48 / 研报作者:陈杭安子超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半导体周期跟踪报告:如何判断本轮消费类芯片的库存周期拐点?-230117.pdf
大小:47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半导体周期跟踪报告:如何判断本轮消费类芯片的库存周期拐点?-230117

浙商证券-半导体周期跟踪报告:如何判断本轮消费类芯片的库存周期拐点?-230117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半导体周期跟踪报告:如何判断本轮消费类芯片的库存周期拐点?-230117(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半导体周期跟踪报告:如何判断本轮消费类芯片的库存周期拐点?-230117(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半导体周期跟踪报告:如何判断本轮消费类芯片的库存周期拐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半导体板块基本面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   2)按照历史规律,股价会对库存拐点和价格拐点反应;   3)看多消费芯片的库存拐点和国产半导体的国产化率拐点行情。   在我们的半导体研究框架中,短期看库存周期,中期看创新周期,长期看国产替代。   典型的库存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主动去库存(量价齐跌):晶圆厂产能供过于求,全行业芯片库存达到高点,以手机和家电为代表的下游需求紧缩,于是降价以去库存,消费芯片呈现出量价齐跌状态。   ②被动去库存(量跌价平/升):随需求复苏,库存继续减少,价格保持,随后逐步涨至正常利润线水平。   ③主动补库存(量价齐升):需求增加的速度高于供给增长,库存持续下行,库存去完后供需平衡,厂商扩大供给,进入补库存阶段,量价齐升,处于盈利最佳状态。   ④被动补库存(量升价平/跌):需求相对平稳,而厂商为了应付未来可能的需求,继续增加产量,存在供给惯性,导致供给侧产能过剩。   从基本面看A股半导体板块,我们认为本轮消费类芯片库存周期符合以上四个阶段的演进过程,目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22Q4~23Q2)。按照通常规律,股价会提前基本面半年反映。   历史情况复盘:①主动补库存(21Q1~21Q3):经济刺激叠加线上经济崛起,带动电脑、电视、视频会议、游戏机等硬件需求大幅增长;同时美国经济刺激政策拉动部分需求,出现缺货涨价潮。②被动补库存(21Q4~22Q3):全球芯片需求逐渐疲软,主要由于三大市场受不利影响——欧洲由于俄乌冲突,经济严重衰退;美国持续高通胀,导致市场需求低迷;中国受全球疫情不景气影响,下游市场需求承压。需求紧缩直接导致先进工艺和消费侧的价格开始趋于平稳。而该阶段各大晶圆厂加大先进工艺的资本支出,供给侧持续增加,晶圆厂产能供过于求,全行业芯片库存积压,Q3达到库存高点。③主动去库存(22Q4~23Q2):晶圆厂产能过剩,消费芯片供过于求,于是开始降价以去库存,供给紧缩,行业整体表现出量价齐跌。   未来前景展望:①被动去库存(23Q3~23Q4):预计随着全球经济回暖,手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芯片库存持续去化,价格趋于平稳。②主动补库存(24Q1~):需求侧增长驱动供给侧产能逐步释放,供需错配或将催化价格上涨,预计2024年消费半导体将步入量价齐升的上行通道。   从行业拐点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消费芯片目前仍处于第一个拐点即库存周期拐点,预计2023Q2~Q3将迎来第二个拐点即价格周期拐点。   推荐:建议持续关注面板、手机芯片、封测、家电芯片、存储芯片等板块。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终端需求疲软;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