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0张详表--230116.pdf
大小:1.5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0张详表--230116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0张详表--230116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0张详表--230116(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0张详表--230116(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0张详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截至1月16日,31省市“两会”均已开幕,全国“两会”将于3月4-5日召开。核心观点:2023年地方“两会”总体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主基调,即政策大方向偏刺激、偏宽松、稳信心、稳增长,具体看:基于各省目标,预计2023年全国GDP目标的底线应是5%左右,更可能定为5%以上;稳增长的主抓手是扩内需,包括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等;产业政策要安全和发展并举,重点在于粮食/能源/产业链安全、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数字经济;制度红利仍可期,包括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提振市场活力的营商环境改革、乡村振兴、都市圈城市群等。维持年度判断:展望2023年,对政策可以乐观点、对经济不宜悲观、对权益可以乐观点、对债券不可太乐观。   信号1:2023年各省将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抓落实,也会着力稳民企。与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一致,各省份普遍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包括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产权、解决民企困难等。各省份也普遍继续强调稳增长,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内需、确保政策落实落地等。   信号2:2023年全国GDP目标的底线应是5%左右,更可能是5%以上。各省普遍是定为X%左右或X%以上,京津之外的其余29省均高于5%,最低为4%、最高为9.5%,7成为5%、5.5%或6%;近七成较2022年下调0.5-1个点,各省算数平均、加权平均的目标增速为6%、5.6%,分别较2022年下降0.3个、0.5个点;过往与全国目标接近的省份,上海为5.5%以上,北京为4.5%以上,辽宁、广东、山东为5%以上,江苏为5%左右。   信号3:各省稳增长的抓手主要有三: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   松地产:2023年各省普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防范化解地产风险,整体政策倾向较为积极。维持此前判断,后续稳地产政策有望继续加码,叠加疫情影响减退、积压需求释放,地产景气有望底部回升,但受制于预期、人口等约束,具体效果需“边走边看”。   扩基建:2023年31省市加权平均的固投目标增速为8.2%,持平2022年,指向地产企稳,基建、制造业投资继续发力,其中老基建仍是重点。维持此前判断,2023年经济虽趋于修复,但需求端压力仍大,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基建投资有望继续高增。   促消费:2023年31省加权平均的社零目标增速为7.6%,较2022年微降,指向消费压力可能仍大。线下服务消费(旅游、餐饮、住宿、夜间经济)、大宗消费(汽车、家电)是重点方向。预计后续消费复苏是大趋势,但均衡水平可能仍偏低。   信号4:稳就业仍是硬要求,计划新增就业规模与2022年接近。18省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控制在5.5%以内或左右,16省新增就业目标1078万人,整体与2022年目标接近。各省普遍把促进青年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以工代赈、技能培训等。信号5: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关注粮食能源产业链安全、现代产业体系、数字经济。   粮食&能源&产业链安全:25省提及粮食安全、近20省设粮食产量目标,重点在于耕地保护、乡村产业链升级、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11省提及能源安全,强调兼顾能源保供改造、新能源提升,抓好传统能源保产,培育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源网荷储发展等;产业链安全关键在于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科技自立自强,17省市明确研发投入、新增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等目标,继续推进重点实验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   现代产业体系:近20省明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手在于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广东、山东、广西、河北等省市将继续开展制造业技改,现代服务业扩容、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字经济:几乎所有省市对数字经济发展都提出了明确规划,超10省有明确目标,如陕西、重庆和海南力争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10%以上和15%。此外,后续数据交易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将加速推进,如上海将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等新基建,天津将开展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做大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   信号6:促改革进一步推进,重点关注新一轮国企改革、营商环境优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近1/3省市将开展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包括国企重组、支持国有资本做大实体经济、参与战略性产业发展等;近1/3省市强调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民企发展;此外,多省强调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金融改革创新,加快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   信号7:区域政策继续强化,关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城市群”三大方向。从城乡看,超16省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包括稳定粮食产量、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主要是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更新、县域城镇化等;从区域看,区域内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县域经济,区域间深入推进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建设。   信号8:防风险底线不变,重点仍是金融、房地产、地方债务。具体看,广东、辽宁等12省市将深化金融改革化险,山东、四川等8省市继续抓好保交楼,河北、内蒙古7省市将加强债务监测、禁止变相违规举债;此外,北京、天津等8省市强调安全生产风险排查。   信号9:其他关注点:防疫侧重“保健康、防重症”,双碳约束性指标有所放松   疫情防控优化:伴随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各地防疫重点转向“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具体举措包括,上海、山东等10省市加强医疗资源扩容和药品储备,上海、河北等7省市加强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种,河北、四川等5省市加强农村地区防疫能力建设。   双碳“有序”推进:多省市强调继续“有序;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双碳,近半数省市的约束性指标目标为完成国家任务,预计2023年相关政策不会转向收紧。具体看,除继续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外,近20省强调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园区、绿色建筑、绿色电源等,各地也会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政策。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