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远东资信-债券违约判定与中国债市违约率分析-230117

上传日期:2023-01-17 17:19:46 / 研报作者:梅芷菁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远东资信-债券违约判定与中国债市违约率分析-230117.pdf
大小:47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远东资信-债券违约判定与中国债市违约率分析-230117

远东资信-债券违约判定与中国债市违约率分析-230117
文本预览:

《远东资信-债券违约判定与中国债市违约率分析-2301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债券违约判定与中国债市违约率分析-2301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远东资信《债券违约判定与中国债市违约率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国债券市场自2014年开始出现违约事件以来,违约事件数量逐渐增加。违约及违约率的相关研究对于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业务十分重要,从而构建长期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有效提升评级质量。   违约的判定标准是违约率的计算基础与依据,目前国内外相关法律、监管机构及评级机构对于违约的定义存在异同。在国内法律意义的违约基础上,我国相关监管机构对于债券违约都进行定义,并趋于一致。国内大部分评级机构则已公开其违约定义,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评级对象进行违约率相关统计,但仍有完善空间。   国际范围内债券违约历史较长,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于违约研究时间也更长,主要包括未支付或延期支付债务本金或利息(包括宽限期外的延期支付),发生低价交易、消极债务重组,债务人发生破产、监管接管、清算以及其他终止营业的事件等情形。   本文采取较为严格的违约定义,包括了本息展期的情形,建立起违约债券数据库,对中国债券市场历史违约率进行统计分析。近年来,新增违约主体数量与债券余额均显著增加,边际违约率在近两年没有显著增加,仍保持在1.00%以下。在发债企业中,国有企业违约率远低于民营企业,房地产行业违约主体数目最多,2022年违约率再破记录。2018年以来随着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加,展期占比大幅增加。   预期未来违约规模将继续扩大,展期方式更加多元,违约债券处置与回收问题将愈发重要。信用评级机构应完善违约的判定标准,着力建设并持续跟踪债券市场违约数据库,助力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