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新集采、种植牙、北上资金加速-230115

文本预览:
本周思考:第八批药品集采在即,种植牙集采降价合理 事件一:2023年1月12日,宁夏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确认将于13日正式启动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根据Insight等媒体的报道内容看,第八批国采或共计41个品种,涉及181个品规(特别强调:最终集采品种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披露文件为准,可能出现品种调整等情况,建议关注后续集采文件披露)。 观点:回顾第一到第七批集采,前六批集采平均降价幅度为53%,第七批集采降价幅度为48%。我们认为2023年即将开展的第八与第九批集采及续标政策将更科学、合理的推进。随着大品种仿制药集采接近尾声,合理的价格预期、确定的放量将成为制药企业新周期的典型特点,也为相关板块的投资带来新的周期。 事件二:2023年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 观点:我们认为,随着集采落地叠加疫后复苏,头部口腔医疗机构有望通过以量换价快速拓展规模;另一方面,在终端价格敏感度提升下,国产齿科耗材厂商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表现复盘:复苏延续,医疗服务领涨 涨跌幅:本周医药板块上涨2.95%,跑赢沪深300指数0.60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涨幅排名第6。成交额:医药行业本周成交额为3656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比例为9.9%,较上周环比下降0.8pct,高于20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8.4%)。估值:截至2023年1月6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6.9倍,环比提升0.8。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41%,较上周环比上升2.0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4.0%)。沪港通&深港通持股:截至2022年1月13日,陆港通医药行业投资2020亿元,医药持股占陆港通总资金的11.3%,医药北上资金环比增加80亿元。细分板块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板块净流入较多。 细分板块涨跌幅分析: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医药子板块除中药饮片板块下跌3.2%外均有所上涨。其中医疗服务(+5.5%)、生物医药(+3.3%)、医疗器械(+3.2%)、化学原料药(+2.9%)均上涨明显。 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板块来看,本周所有细分子板块均有上涨。其中医疗服务(+6.3%)、仿制药(+6.0%)、API及制剂出口(+5.5%)、医疗器械(4.7%)、创新药(+4.5%)、生物药(+4.2%)、中药(4.1%)。具体公司看,本周医疗服务板块通策医疗(+11.9%)、爱尔眼科(+9.5%)、金域医学(7.8%)等领涨;仿制药板块仙琚制药(+12.1%)、普利制药(+10.6%)、人福医药(+9.4%)等领涨;API及制剂出口板块奥翔药业(+14.8%)、普洛药业(+13.2%)、奥锐特(+9.6%)等领涨;医疗器械板块微创医疗(+31.3%)、微创机器人(+20.9%)等领涨;创新药板块贝达药业(+13.5%)领涨;生物药板块欧林生物(+12.2%)、康泰生物(+9.3%)等领涨;中药板块同仁堂(+8.8%)、东阿阿胶(+7.6%)、康缘药业(+7.6%)等领涨。 2023年医药年度策略:拥抱新周期 疫情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把握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推荐方向:疫后主线(防疫产品/药店/医疗服务/疫苗)、创新药械及配套产业链(CXO/原料药)等; 逻辑支撑:①疫情周期: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带来诊疗量恢复;②政策周期:控费政策持续优化带来合理量价预期;③产品周期:创新药械产品持续迭代满足未及需求的量。 2023年行业边际变化:后疫、集采时代“量”的修复。疫情防控持续优化,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药、贴息等医疗新基建放量;卫健委、医保局等配套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持续推进,联盟集采促进放量;仿制药集采、脊柱等高耗集采、续标政策规则延续科学、合理化; 疫后主线:济川药业、康缘药业、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智飞生物、康希诺,关注眼科等医疗服务; 配套产业链: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百诚医药、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诺唯赞、键凯科技、健友股份等; 创新药械: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心脉医疗、奕瑞科技、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科济药业、君实生物等。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新集采、种植牙、北上资金加速-23011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新集采、种植牙、北上资金加速-23011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新集采、种植牙、北上资金加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周思考:第八批药品集采在即,种植牙集采降价合理 事件一:2023年1月12日,宁夏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确认将于13日正式启动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根据Insight等媒体的报道内容看,第八批国采或共计41个品种,涉及181个品规(特别强调:最终集采品种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披露文件为准,可能出现品种调整等情况,建议关注后续集采文件披露)。 观点:回顾第一到第七批集采,前六批集采平均降价幅度为53%,第七批集采降价幅度为48%。我们认为2023年即将开展的第八与第九批集采及续标政策将更科学、合理的推进。随着大品种仿制药集采接近尾声,合理的价格预期、确定的放量将成为制药企业新周期的典型特点,也为相关板块的投资带来新的周期。 事件二:2023年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 观点:我们认为,随着集采落地叠加疫后复苏,头部口腔医疗机构有望通过以量换价快速拓展规模;另一方面,在终端价格敏感度提升下,国产齿科耗材厂商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表现复盘:复苏延续,医疗服务领涨 涨跌幅:本周医药板块上涨2.95%,跑赢沪深300指数0.60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涨幅排名第6。成交额:医药行业本周成交额为3656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比例为9.9%,较上周环比下降0.8pct,高于20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8.4%)。估值:截至2023年1月6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6.9倍,环比提升0.8。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41%,较上周环比上升2.0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4.0%)。沪港通&深港通持股:截至2022年1月13日,陆港通医药行业投资2020亿元,医药持股占陆港通总资金的11.3%,医药北上资金环比增加80亿元。细分板块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板块净流入较多。 细分板块涨跌幅分析: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医药子板块除中药饮片板块下跌3.2%外均有所上涨。其中医疗服务(+5.5%)、生物医药(+3.3%)、医疗器械(+3.2%)、化学原料药(+2.9%)均上涨明显。 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板块来看,本周所有细分子板块均有上涨。其中医疗服务(+6.3%)、仿制药(+6.0%)、API及制剂出口(+5.5%)、医疗器械(4.7%)、创新药(+4.5%)、生物药(+4.2%)、中药(4.1%)。具体公司看,本周医疗服务板块通策医疗(+11.9%)、爱尔眼科(+9.5%)、金域医学(7.8%)等领涨;仿制药板块仙琚制药(+12.1%)、普利制药(+10.6%)、人福医药(+9.4%)等领涨;API及制剂出口板块奥翔药业(+14.8%)、普洛药业(+13.2%)、奥锐特(+9.6%)等领涨;医疗器械板块微创医疗(+31.3%)、微创机器人(+20.9%)等领涨;创新药板块贝达药业(+13.5%)领涨;生物药板块欧林生物(+12.2%)、康泰生物(+9.3%)等领涨;中药板块同仁堂(+8.8%)、东阿阿胶(+7.6%)、康缘药业(+7.6%)等领涨。 2023年医药年度策略:拥抱新周期 疫情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把握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推荐方向:疫后主线(防疫产品/药店/医疗服务/疫苗)、创新药械及配套产业链(CXO/原料药)等; 逻辑支撑:①疫情周期: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带来诊疗量恢复;②政策周期:控费政策持续优化带来合理量价预期;③产品周期:创新药械产品持续迭代满足未及需求的量。 2023年行业边际变化:后疫、集采时代“量”的修复。疫情防控持续优化,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药、贴息等医疗新基建放量;卫健委、医保局等配套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持续推进,联盟集采促进放量;仿制药集采、脊柱等高耗集采、续标政策规则延续科学、合理化; 疫后主线:济川药业、康缘药业、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智飞生物、康希诺,关注眼科等医疗服务; 配套产业链: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百诚医药、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诺唯赞、键凯科技、健友股份等; 创新药械: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心脉医疗、奕瑞科技、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科济药业、君实生物等。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