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230115

上传日期:2023-01-16 14:46:00 / 研报作者:曹旭特戴一爽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230115.pdf
大小:2.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230115

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230115
文本预览:

《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23011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23011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申港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周报: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每周一谈:白羽鸡产能传导梳理   白羽肉鸡市场价格周期的内在驱动因素是养殖周期导致产能的变化。   从产业链完整周期来看,白羽鸡从祖代鸡苗引种到商品代毛鸡出栏需要15个月的时间,因此白羽肉鸡价格呈现2-3年的长周期性变化特点。   产能从父母代种鸡开始具有一定灵活调整的空间。商品代养殖周期较短,可通过提前淘汰或换羽父母代种鸡来调节短期内商品代市场的产能。外部因素则是需求端的驱动,即下游对鸡肉需求的变化,驱动因素包括:   猪肉价格变化影响鸡肉需求:鸡肉和猪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当生猪供给缺口大,或猪价较高时,人们会减少猪肉消费,转而增加鸡肉消费。   其他因素:疫病冲击影响鸡肉需求、下游餐饮景气程度影响、季节性影响。父母代存栏是观察白羽鸡周期的核心指标。父母代种鸡在产存栏量是反映商品代肉鸡数量的先行指标。商品代白羽鸡生长周期仅为42天,从父母代种鸡在产存栏量传导到商品代肉鸡数量,大约需要2个月的时间。   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加,来源于祖代的生产。通常,祖代鸡在引进后第25周开始生产,第27周(约第7个月)开始进入产蛋高峰期,第66周(约第15个月)结束生产淘汰。当祖代存栏数量减少,则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量将在7个月后开始减少。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减少,来源于后备存栏转在产存栏,通常需要24周的时间。   父母代在产存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后备存栏转在产。本期后备转在产的数量,理论上等于25周之前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量。父母代在产存栏的减少,主要取决于父母代种鸡的淘汰。父母代种鸡正常的产蛋周期同样为第25-66周。本期在产存栏的减少量,在不考虑换羽和死淘的情况下,理论上等于66周之前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量。   商品代毛鸡出栏量是价格的直接决定因素。当前,父母代后备存栏仍处于高位。2022年5月祖代引种量开始下降,意味着父母代后备存栏将于2022年12月-2023年2月开始下降,则在产父母代存栏将于2023年6-8月下降,商品代肉鸡出栏量将于2023年8-10月开始下行。行业亏损情况有望自上而下扭转。   2022年行业低迷筑底,除祖代鸡环节外其他环节大部分亏损。上半年,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常态,价格低迷,鸡肉替代作用减弱;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持续影响消费。下半年,随着猪价高企,鸡价迎来短期修复,但消费端的疲软与年末猪价暴跌再次带来鸡价下跌。   2023年,产业链中下游盈利修复可期。预计生猪价格探底回升,将带动鸡价回暖。此外,待疫情稳定后,下游餐饮需求将显著修复,品牌鸡肉、鲜鸡肉、调理熟鸡肉需求量将重回旺盛。我们认为,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商品代鸡苗、毛鸡销售、鸡肉销售行业毛利率有望得到显著修复。   投资策略:   生猪养殖:随着猪价的短期回调,板块整体大幅下挫,目前板块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安全边际凸显,我们对2023年猪价持乐观态度,推荐积极布局具有成本优势的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建议关注温氏股份、巨星农牧、天康生物。   肉鸡养殖:供应下行周期到来,行业迎来上行。建议关注拥有白羽鸡自主种源的圣农发展,父母代鸡苗企业益生股份,商品代鸡苗企业民和股份。   动保板块:我们对2023年猪价保持乐观,动保业绩修复确定性强,建议关注非强免疫苗龙头科前生物、大型国企兽药龙头中牧股份、宠物渠道建设较好的瑞普生物,关注行业领先公司普莱柯、兽用化药龙头回盛生物。   风险提示:猪价下行风险,动物疫病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