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出口会降到多少?节奏呢?-230113.pdf
大小:45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出口会降到多少?节奏呢?-230113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出口会降到多少?节奏呢?-230113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出口会降到多少?节奏呢?-2301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出口会降到多少?节奏呢?-23011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3年出口会降到多少?节奏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按美元计,2022年12月出口同比降9.9%,预期降10.4%,前值降8.9%;进口降7.5%,预期降8.6%,前值降10.6%;贸易顺差780.1亿美元。   核心结论:2022年全年出口略高于年初预期、但显著低于2021年,外需、份额、基数是3大拖累,12月当月出口、进口同比也均明显下行。维持年度判断:2023年出口回落是大趋势,幅度上,参照最近4轮全球衰退的经验和过去三年实际,区间(-7.5%~-0.1%)可大致作为全年出口增速的参考坐标,我们预计可能是-2.5%左右;节奏上,2023年出口低点可能在Q1左右,当季同比可能降至-7.0%左右,随后读数可能有阶段性回升。   1、全年看,2022年出口同比增7%,略高于年初预期5%、但显著低于2021年的29.6%;进口同比增1.1%,低于年初预期的3%和2021年的30.1%。归因看,外需(全球制造业PMI从2021年底的54.3%降至48.6%)、份额(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从2021年的17.4%降至17.0%左右)、高基数是出口方面贯穿全年的三大拖累;此外,国内疫情也对部分月份出口有一定影响,比如4月。进口则主要受制于内需和基数。趋势上,2022全年出口可分两个阶段:1-7月由于春节、疫情等原因,出口维持震荡、但整体中枢偏高,Q1-Q2增速分别为15.5%、12.4%;8月之后出口同比快速回落,Q3-Q4增速分别为10.3%、-6.5%。进口除1-2月维持较高水平外,其他时间维持0%-3.5%之间低位窄幅震荡,10月之后加速下行,Q1-Q4增速分别为10.6%、1.3%、0.7%和-6.5%。   2、单月看,12月出口、进口同比降幅都略小于预期,但降幅仍大,其中:出口主要受制于海外经济走弱、出口价格回落、高基数;进口主要受制于“国内经济延续偏弱+基数偏高”,能源进口仍有一定支撑、但支撑有所弱化。具体特征如下:   12月出口同比降9.9%,降幅略小于预期的10.4%、但高于前值的8.9%,同比续创2020年2月以来最低;环比增3.7%,为2014年以来次低。归因看,12月出口走弱,高基数之外,外需回落仍是主要拖累:12月全球PMI录得48.6%,相比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除欧元区PMI小幅回升0.7个百分点至47.8%外,都有所回落、且基本都降至荣枯线以下;和中国出口结构类似的韩国12月出口同比降9.5%,均指向外需仍然偏弱。另外,12月PPI降至-0.7%,意味着价格因素对出口也有一定拖累。   分商品看,汽车、船舶、部分出行相关产品出口仍是亮点,机电产品、原材料、资源品出口继续走弱。第一、结构亮点包括: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出口偏强,12月出口分别同比增37.4%、90.7%,特别是汽车出口2022全年同比74.7%,是2022年出口的重要支撑之一;箱包、鞋靴等出行相关产品出口延续偏强,12月分别同比增14.3%、2.2%;此外,成品油、肥料等由于基数回落,出口同比增速也偏高,分别录得205.8%、78.6%。第二、机电产品出口进一步回落,依旧是出口的最大拖累:12月机电产品出口1770.2亿美元,占比57.8%,环比增3.0%、同比降12.9%,均低于总体增速。其中:手机、电脑、通用设备、音像设备等出口分别同比降29.2%、35.7%、13.2%、20.6%。第三、其他重点品种包括:地产竣工链由于基数回落,家电、家具、灯具出口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0、1.1、6.3个百分点至21.0%、14.8%、11.9%;资源和原材料出口走弱,12月稀土出口增速回落39.6个百分点至4.8%,未锻造的铝出口降幅扩大6.6个百分点至24.7%。   分国别看,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仍强于发达国家,东盟、印度仍是支撑,美欧韩仍弱。其中:对欧盟出口降幅扩大6.9个百分点至17.5%,对美、日出口降幅分别收窄5.9、2.3个百分点至19.5%、3.3%;对韩国出口降幅收窄2.2个百分点至9.7%,对东盟、印度出口增速分别回升2.3、3.2个百分点至7.5%、2.3%,是12月出口的重要支撑。   12月进口同比降7.5%,降幅低于预期的8.6%和前值10.6%;环比增0.8%,同样弱于季节性(2011-2019年均值为增5.2%)。分结构看:1)能源进口仍有支撑、但有所弱化,12月原油、成品油进口分别同比增15.2%、25.5%,均远高于总体进口增速,天然气进口降12.9%,煤炭进口降幅收窄至21.4%。整体看,如果剔除能源,12月进口增速将回落至-10.1%;换言之,以上能源分项对12月进口的支撑约为2.6个百分点,前值约为4.5个百分点。2)机电产品进口仍然偏弱,12月机电产品进口约859.7亿元,同比降19.5%。   3、往后看,2023年我国出口进一步下行已是共识,关键是幅度和节奏。按照我们年度报告中的测算,2023年有两点相对确定:1)欧美经济大概率由滞胀转为衰退。对应地,如果参照最近4轮全球衰退的经验,2023年这轮衰退很大可能会导致中国出口负增,区间(-7.5%~-0.1%)可以大致作为参考的坐标。2)出口份额可能延续下行趋势、但有韧性。如果按照2022年出口份额下降的节奏线性外推,2023全年出口份额可能下降0.4-0.5个百分点,预计拖累出口约2.3个百分点。综合上述两方面因素,叠加季节性因素:基准情形下我国2023年出口增速可能回落至-2.5%左右,节奏上2023年出口低点可能在Q1左右,当季同比可能降至-7.0%左右,随后伴随基数回落,读数可能有阶段性回升。   4、对经济而言,2023年内需将取代外需成为稳增长的主支撑。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0.6、1.7、1.0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5.3%、20.9%、32.0%,均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展望2023年,中性情形下,出口走弱应是大趋势,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回落也会相对确定,对应2023年稳增长将主要依靠消费和投资两大内需,其中消费-地产链是关键。   风险提示:疫情、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