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长期利好核医药行业发展-210626

《开源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长期利好核医药行业发展-2106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长期利好核医药行业发展-21062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核医药行业迎来长期利好6月24日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等7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我们认为规划的发布体现出国家层面对于核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视,利好医用同位素行业全产业链(上游医用同位素生产、中游核素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研发、下游核医学学科建设等)。 规划重点任务涉及核医药全产业链,核素药物使用量有望持续提升《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包括:(1)加强常医用同位素工程化研究以及前景广阔的医药同位素制备技术研究;现有反应堆能力提升以及新建医用同位素生产堆。 此举可有效解决核素依赖进口和稳定供应的问题,有效保障核素药物研发和生产;(2)放射性新药研发,开展具有靶向性、生物活性多肽、抗体类放射性新药研发等。 此前在我国上市的治疗性核素药物仅有I125等少数品种,预计未来新型治疗性核素药物上市进程有望加快,销售金额和品种数量较大提升空间;(3)高端诊疗设备研发,包括PET/CT、PET/MR等高端诊疗设备。 设备国产化后医疗机构采购费用将有所下降,有利于保有量提升进而带动诊断性核素药物增长;(4)实施核医学科推广计划。 《2020年中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科室共计1148个,其中三级医院968家(三甲医院805家)、二级医院118家、其他62家,截至2019年11月我国三级医院数量为2681家,仅有不到40%的三级医院拥有核医学科。 从医院等级来看,核医学科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城市的高等级医院,无论从渗透率和区域覆盖面来看,我国核医学科数量仍有不小成长空间,可有效带动核素药物使用量提升。 核医药行业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目前我国每万人开展核医学检查数量仅为19人,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0%左右,更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核医学领域常用8种同位素为例,保守预计每年需求量将以5%-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10倍以上,行业具有较大潜力。 我们认为短期内PET/CT、SPECT/CT保有量提升,18F-FDG、99mTc等诊断性药物将持续增长,C13/C14胶囊受益于体检需求旺盛等因素也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他存量品种如I125粒子、I131等也将稳健增长。 中期来看我国已上市核素药物数量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龙头企业通过仿制/licence-in等方式有望持续丰富产品线。 长期来看,创新核素药物的自主研发有望迎来突破,打开市场天花板。 我们认为核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长期利好龙头公司,受益标的为东诚药业、中国同辐和远大医药。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速度缓慢;执行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