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2023年信用债偿还压力如何-230111

文本预览:
研究结论 2023年城投债到期偿还压力仍难言缓解。测算2023年城投债到期规模约3.04万亿元,较22年的3.16万亿元小幅下降4%;但同时有近2万亿元存续债将进入回售期,如果假设回售比例为50%,则测算总偿还规模将在4万亿左右,较22年小幅增长4%。分层级看,23年区县级偿还规模同比增长最多,增幅为19%,偿债压力凸显。分区域来看,经测算省级层面上2023年城投债偿还规模同比增长的省份有18个,占比近六成;广东、陕西和山东偿还规模将同比分别大幅增长46%、40%和36%;到期集中度方面,天津、宁夏、云南和甘肃预计偿还规模占存续余额的比例均在40%以上,其中天津高达64%。地市层面上,我们重点关注有一定偿债规模(>50亿元)且同比增幅较大(>50%)或到期集中度偏高(>40%)的地区,测算后总共筛选出43个到期压力较大的地市;在偿还规模同比增幅>50%的地市中山东、四川和湖南分布较多;另有9个地市偿还规模同比增幅>50%且集中度>40%的地级市,分别为银川、焦作、珠海、唐山、深圳、运城、黄石、柳州、咸阳,弱区域平台债券滚续面临压力。 2023年产业债偿还规模将明显下降。测算2023年产业债到期规模约4.22万亿元,较22年显著下降35%,另有8513亿元产业债进入回售期,延续回售比例50%的假设,则存续债全年偿还规模测算将在4.65万亿元左右,也明显低于22年。即使剔除22年当年发行且当年偿还的产业债,偿还往年发行债券规模约有4.70万亿元,与之相比23年偿还规模也略低。分评级看,测算2023年到期的高等级存续债规模占比同比小幅下滑4pct至82%,虽稍有下滑但相比早期仍较高。分行业看,测算2023年偿还规模同比增大和缩小的产业行业数量大致相当,化工和房地产偿还规模同比增长10%以上,医药生物、采掘、汽车则同比下滑14%;房地产行业偿还规模同比增大,偿债高峰为3-5月和7-9月;钢铁行业到期集中度偏高为50%,不过偿还规模同比基本持平且到期分布相对均匀,考虑到2023年行业景气度存在改善机会,行业整体偿债压力一般,重点关注弱资质主体风险。 2023年分月偿还节奏方面,传统的3、4月依旧为城投、产业债到期高峰,经测算城投3月和4月偿还规模分别约5212亿元和4410亿元,产业债则在7000亿元左右。其余月份中,城投除2月偿还规模偏低外其余月份相对平均,在3000亿元水平上下波动;产业债偿还规模分布整体前高后低,前8个月单月规模集中在4000亿元左右,9月后到期压力明显减弱。 信用债回顾:上周信用债一级融资1800亿元,环比近乎翻倍,最终净融入945亿元,为净融资连续7周为负后首度回正,取消发行规模回归合理水平;各等级中票平均发行成本普遍下行,中低等级下行幅度较大。上周中票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利差全面收窄,各等级期限利差均走阔,短久期等级利差收窄幅度较大。上周各省城投平均利差收窄幅度集中在10~20bp,各省之间分化不大,产业债普遍收窄20bp左右幅度略大于城投。二级成交方面,上周总换手率约2.19%,成交活跃度仍偏低;房企折价成交价差及数量相对有限,仅宝龙周内出现多次高折价成交,佳源、富力、永煤、新力等债券估值上升较多。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超预期;数据统计测算可能存在偏差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2023年信用债偿还压力如何-23011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2023年信用债偿还压力如何-23011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2023年信用债偿还压力如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研究结论 2023年城投债到期偿还压力仍难言缓解。测算2023年城投债到期规模约3.04万亿元,较22年的3.16万亿元小幅下降4%;但同时有近2万亿元存续债将进入回售期,如果假设回售比例为50%,则测算总偿还规模将在4万亿左右,较22年小幅增长4%。分层级看,23年区县级偿还规模同比增长最多,增幅为19%,偿债压力凸显。分区域来看,经测算省级层面上2023年城投债偿还规模同比增长的省份有18个,占比近六成;广东、陕西和山东偿还规模将同比分别大幅增长46%、40%和36%;到期集中度方面,天津、宁夏、云南和甘肃预计偿还规模占存续余额的比例均在40%以上,其中天津高达64%。地市层面上,我们重点关注有一定偿债规模(>50亿元)且同比增幅较大(>50%)或到期集中度偏高(>40%)的地区,测算后总共筛选出43个到期压力较大的地市;在偿还规模同比增幅>50%的地市中山东、四川和湖南分布较多;另有9个地市偿还规模同比增幅>50%且集中度>40%的地级市,分别为银川、焦作、珠海、唐山、深圳、运城、黄石、柳州、咸阳,弱区域平台债券滚续面临压力。 2023年产业债偿还规模将明显下降。测算2023年产业债到期规模约4.22万亿元,较22年显著下降35%,另有8513亿元产业债进入回售期,延续回售比例50%的假设,则存续债全年偿还规模测算将在4.65万亿元左右,也明显低于22年。即使剔除22年当年发行且当年偿还的产业债,偿还往年发行债券规模约有4.70万亿元,与之相比23年偿还规模也略低。分评级看,测算2023年到期的高等级存续债规模占比同比小幅下滑4pct至82%,虽稍有下滑但相比早期仍较高。分行业看,测算2023年偿还规模同比增大和缩小的产业行业数量大致相当,化工和房地产偿还规模同比增长10%以上,医药生物、采掘、汽车则同比下滑14%;房地产行业偿还规模同比增大,偿债高峰为3-5月和7-9月;钢铁行业到期集中度偏高为50%,不过偿还规模同比基本持平且到期分布相对均匀,考虑到2023年行业景气度存在改善机会,行业整体偿债压力一般,重点关注弱资质主体风险。 2023年分月偿还节奏方面,传统的3、4月依旧为城投、产业债到期高峰,经测算城投3月和4月偿还规模分别约5212亿元和4410亿元,产业债则在7000亿元左右。其余月份中,城投除2月偿还规模偏低外其余月份相对平均,在3000亿元水平上下波动;产业债偿还规模分布整体前高后低,前8个月单月规模集中在4000亿元左右,9月后到期压力明显减弱。 信用债回顾:上周信用债一级融资1800亿元,环比近乎翻倍,最终净融入945亿元,为净融资连续7周为负后首度回正,取消发行规模回归合理水平;各等级中票平均发行成本普遍下行,中低等级下行幅度较大。上周中票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利差全面收窄,各等级期限利差均走阔,短久期等级利差收窄幅度较大。上周各省城投平均利差收窄幅度集中在10~20bp,各省之间分化不大,产业债普遍收窄20bp左右幅度略大于城投。二级成交方面,上周总换手率约2.19%,成交活跃度仍偏低;房企折价成交价差及数量相对有限,仅宝龙周内出现多次高折价成交,佳源、富力、永煤、新力等债券估值上升较多。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超预期;数据统计测算可能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