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12月金融数据的“三个关注点”-230111

文本预览:
主要事件:2023年1月10日央行公布12月金融数据,其中: 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100亿(前值19900亿),弱于预期118500亿;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000亿人民币(前值12100亿),略强于预期12000亿; 12月M2货币供应同比11.8%(前值12.4%),略弱于预期12.3%。 核心观点 信贷关注点:融资需求颓势背景下,企业中长贷是政策着力点 整体来看,信贷数据表现延续分化态势,具体来看: (1)疫情扰动下居民部门融资需求延续颓势,环比、同比数据录得负值,但居民中长贷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地产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具体来看:①居民短贷在“防控措施优化,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场景受限”逻辑下同比、环比均录得负增长;②居民中长贷表现整体比较符合地产高频数据表现,相较于去年同期和上月数值有所下滑。但需要注意到,12月居民中长贷下滑幅度弱于居民短贷,这或侧面反映了12月地产供需两端优化措施频发对居民中长贷支持的有效性。 (2)12月企业部门贷款录得12840亿,实现环比、同比正增,是信贷主要支撑项,反映了“融资需求颓势背景下,企业中长贷是政策着力点”,具体来看:①票据融资新增1146亿,环比、同比下滑明显,弱于往年水平,这背后或与银行“压实信贷和优化信贷结构”导向相关;②疫情冲击下的劳动力短缺约束企业短贷表现,科目继续录得负增长,和12月制造业PMI数据表现相符;③企业中长贷贡献主要增量,12月该分项新增录得12100亿,同比多增8717亿,环比多增4743亿。梳理背后逻辑,除去理财赎回潮中表外融资转向表内融资,我们认为核心是,融资需求疲软下,企业中长贷是政策的核心着力点,“12月降准货币宽松、基建、制造业、地产政策支持”是企业中长贷表现亮眼的主要原因。数据上,2022年6月至今的企业中长贷存量增速朝上亦侧面验证该点。 社融关注点:弱增长下非标缓压降,发行错位和理财赎回负面冲击直融 (1)12月非标整体仍处于压降状态,但疫情冲击下压降幅度偏缓,但具体来看:①伴随着6月出台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逐步进入尾声,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延续压降态势,对应科目分别环比下降14亿和399亿;②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录得负值,环比下降明显,叠加票据融资表现不佳,侧面反映了疫情对于企业短期融资的冲击;③虽然非标环比录得负值,但我们需要看到,2022年非标压降规模明显下降,特别是3月底核心城市爆发疫情后,非标余额增速基本保持平稳。 (2)四季度后政府债融资错位是直融主要影响项,11-12月理财负反馈对企业债融资形成负面冲击,具体来看:①2022年财政前置发力明显,前三季度和11月政府债是社融的主要支撑项,12月政府债融资环比同比下降主要同“赤字限制下政府债融资规模下降,11月5000亿专项债结存限额使用进入尾声,2021年12月政府债融资高基数”相关;②企业债融资均环比大幅下降,主要同两轮赎回潮中企业债发行利率大幅走高有关。12月信用利率延续调整格局下,企业债融资更是录得负值。 存款关注点:扩大的M2-M1“剪刀差”及充裕的狭义资金面 M2-M1“剪刀差”继续扩大,资金市场利率略有回落,具体来看:①12月M02同比录得15.3%,环比抬升1.2%,或与春节前居民、企业取现需求增加相关;②M1同比录得3.7%,环比下滑0.9%,核心同疫情冲扰动下商品房销售及企业开工表现疲软有关;③M2在“缴税大月财政收多支少,理财赎回压力缓释”背景下回落0.6%至11.8%;④M2-社融指标与资金利率走势再现背离,主因11-12月M2受理财负反馈影响较大;⑤M2-M1剪刀差扩大0.3%,映射实体活力仍然不强,同时对应12月狭义资金面偏充裕,资金利率略有回落特征。 10Y国债策略思考: 短多长空逻辑延续,但不利因素权重持续增加,建议交易盘“见好就收”。 (1)超预期的信贷数据、偏紧资金面叠加央行召开的信贷工作座谈会,催动1月10日10Y国债利率走高4BP至2.88%左右位置; (2)短多逻辑主要来自于可能的降准降息,且12月金融数据并未降低货币宽松概率。12月金融数据中信贷虽然超预期,但本质来自于政策驱动的企业中长贷支持,居民、企业短贷的负增仍代表经济在底部确认而非修复,货币政策仍有宽松可能性; (3)长空逻辑来自于社融、经济修复的确认。①1月10日央行提及的“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等对应2023年信贷开门红;②“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对应动能的企稳修复,基本面的利空;③高增的居民储蓄或为下阶段的消费增速提供更多的弹性。 (4)总体来看,虽然10Y短多长空逻辑延续,但不利因素权重处于增加过程中,建议机构增加警惕程度,10Y国债交易奉行“见好就收”原则。 风险提示 1.政策超预期; 2.经济修复超预期等。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12月金融数据的“三个关注点”-2301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12月金融数据的“三个关注点”-23011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12月金融数据的“三个关注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主要事件:2023年1月10日央行公布12月金融数据,其中: 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100亿(前值19900亿),弱于预期118500亿;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000亿人民币(前值12100亿),略强于预期12000亿; 12月M2货币供应同比11.8%(前值12.4%),略弱于预期12.3%。 核心观点 信贷关注点:融资需求颓势背景下,企业中长贷是政策着力点 整体来看,信贷数据表现延续分化态势,具体来看: (1)疫情扰动下居民部门融资需求延续颓势,环比、同比数据录得负值,但居民中长贷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地产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具体来看:①居民短贷在“防控措施优化,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场景受限”逻辑下同比、环比均录得负增长;②居民中长贷表现整体比较符合地产高频数据表现,相较于去年同期和上月数值有所下滑。但需要注意到,12月居民中长贷下滑幅度弱于居民短贷,这或侧面反映了12月地产供需两端优化措施频发对居民中长贷支持的有效性。 (2)12月企业部门贷款录得12840亿,实现环比、同比正增,是信贷主要支撑项,反映了“融资需求颓势背景下,企业中长贷是政策着力点”,具体来看:①票据融资新增1146亿,环比、同比下滑明显,弱于往年水平,这背后或与银行“压实信贷和优化信贷结构”导向相关;②疫情冲击下的劳动力短缺约束企业短贷表现,科目继续录得负增长,和12月制造业PMI数据表现相符;③企业中长贷贡献主要增量,12月该分项新增录得12100亿,同比多增8717亿,环比多增4743亿。梳理背后逻辑,除去理财赎回潮中表外融资转向表内融资,我们认为核心是,融资需求疲软下,企业中长贷是政策的核心着力点,“12月降准货币宽松、基建、制造业、地产政策支持”是企业中长贷表现亮眼的主要原因。数据上,2022年6月至今的企业中长贷存量增速朝上亦侧面验证该点。 社融关注点:弱增长下非标缓压降,发行错位和理财赎回负面冲击直融 (1)12月非标整体仍处于压降状态,但疫情冲击下压降幅度偏缓,但具体来看:①伴随着6月出台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逐步进入尾声,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延续压降态势,对应科目分别环比下降14亿和399亿;②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录得负值,环比下降明显,叠加票据融资表现不佳,侧面反映了疫情对于企业短期融资的冲击;③虽然非标环比录得负值,但我们需要看到,2022年非标压降规模明显下降,特别是3月底核心城市爆发疫情后,非标余额增速基本保持平稳。 (2)四季度后政府债融资错位是直融主要影响项,11-12月理财负反馈对企业债融资形成负面冲击,具体来看:①2022年财政前置发力明显,前三季度和11月政府债是社融的主要支撑项,12月政府债融资环比同比下降主要同“赤字限制下政府债融资规模下降,11月5000亿专项债结存限额使用进入尾声,2021年12月政府债融资高基数”相关;②企业债融资均环比大幅下降,主要同两轮赎回潮中企业债发行利率大幅走高有关。12月信用利率延续调整格局下,企业债融资更是录得负值。 存款关注点:扩大的M2-M1“剪刀差”及充裕的狭义资金面 M2-M1“剪刀差”继续扩大,资金市场利率略有回落,具体来看:①12月M02同比录得15.3%,环比抬升1.2%,或与春节前居民、企业取现需求增加相关;②M1同比录得3.7%,环比下滑0.9%,核心同疫情冲扰动下商品房销售及企业开工表现疲软有关;③M2在“缴税大月财政收多支少,理财赎回压力缓释”背景下回落0.6%至11.8%;④M2-社融指标与资金利率走势再现背离,主因11-12月M2受理财负反馈影响较大;⑤M2-M1剪刀差扩大0.3%,映射实体活力仍然不强,同时对应12月狭义资金面偏充裕,资金利率略有回落特征。 10Y国债策略思考: 短多长空逻辑延续,但不利因素权重持续增加,建议交易盘“见好就收”。 (1)超预期的信贷数据、偏紧资金面叠加央行召开的信贷工作座谈会,催动1月10日10Y国债利率走高4BP至2.88%左右位置; (2)短多逻辑主要来自于可能的降准降息,且12月金融数据并未降低货币宽松概率。12月金融数据中信贷虽然超预期,但本质来自于政策驱动的企业中长贷支持,居民、企业短贷的负增仍代表经济在底部确认而非修复,货币政策仍有宽松可能性; (3)长空逻辑来自于社融、经济修复的确认。①1月10日央行提及的“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等对应2023年信贷开门红;②“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对应动能的企稳修复,基本面的利空;③高增的居民储蓄或为下阶段的消费增速提供更多的弹性。 (4)总体来看,虽然10Y短多长空逻辑延续,但不利因素权重处于增加过程中,建议机构增加警惕程度,10Y国债交易奉行“见好就收”原则。 风险提示 1.政策超预期; 2.经济修复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