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230111

文本预览:
泛海控股主体情况 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泛海控股”)成立于1989年5月9日,前身为南海石油深圳开发服务总公司物业发展公司,于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经多次股权转让、更名和定向增发,2014年4月28日正式更名为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泛海控股主营金融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其中金融业务主要包括证券、信托、财险等;房地产开发业务以住宅产品为主,并涉及写字楼、酒店、大型城市综合体等多个业态。截止2021年11月,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泛海集团”)持有公司62.83%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卢志强。2021年年初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 违约事件:“18泛海MTN001”、“17泛海MTN001”和“19泛控02”先后违约 2021年8月30日,泛海控股未能按时兑付“18泛海MTN001”应付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公司另一支中期票据“17泛海MTN001”因此触发交叉违约。2021年12月27日,“19泛控02”未能按期兑付回售本息构成违约。截止到2022年1月末,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尚有存续期债券6只,债券余额为55.5亿元。 违约原因:业务开展不畅、债务集中到期、股东支持力度有限、负面事件频发导致违约 泛海控股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房地产和金融:公司房地产业务受转让境外资产和疫情因素影响,连续两年计提了大规模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而金融板块主要盈利来源民生信托出现重大负面事件,计提了大额信用减值损失。两因素综合影响下,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减弱,2020年起净利润由正转负。债务压力方面,泛海控股近年来战略投资扩张较为激进,对外扩张依赖外部资金,导致有息债务规模持续较高。此外,由于公司受限资产规模较高并且现有股权部分已被质押,资产变现能力有限;负面消息持续出现的情况下,公司外部融资能力也受到限制,内部变现能力有限、外部融资渠道受阻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偿债能力。最终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现金流无法为债务偿付提供支撑,债务偿付能力持续下降,无力按期兑付债券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 处置进展:尚无实质性进展 2021年8月首次违约事件发生后,公司公告称计划以出售子公司股权的方式筹措资金偿还债务。2021年1月下旬,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转让合计金额不超过5亿元的子公司民生证券的股权。但截至报告发布日,相关股权并未完成交割,泛海控股也未对已违约债券的具体偿付方案进行公告。
展开>>
收起<<
《中诚信国际-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23011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23011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诚信国际《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债券违约案例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泛海控股主体情况 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泛海控股”)成立于1989年5月9日,前身为南海石油深圳开发服务总公司物业发展公司,于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经多次股权转让、更名和定向增发,2014年4月28日正式更名为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泛海控股主营金融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其中金融业务主要包括证券、信托、财险等;房地产开发业务以住宅产品为主,并涉及写字楼、酒店、大型城市综合体等多个业态。截止2021年11月,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泛海集团”)持有公司62.83%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卢志强。2021年年初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 违约事件:“18泛海MTN001”、“17泛海MTN001”和“19泛控02”先后违约 2021年8月30日,泛海控股未能按时兑付“18泛海MTN001”应付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公司另一支中期票据“17泛海MTN001”因此触发交叉违约。2021年12月27日,“19泛控02”未能按期兑付回售本息构成违约。截止到2022年1月末,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尚有存续期债券6只,债券余额为55.5亿元。 违约原因:业务开展不畅、债务集中到期、股东支持力度有限、负面事件频发导致违约 泛海控股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房地产和金融:公司房地产业务受转让境外资产和疫情因素影响,连续两年计提了大规模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而金融板块主要盈利来源民生信托出现重大负面事件,计提了大额信用减值损失。两因素综合影响下,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减弱,2020年起净利润由正转负。债务压力方面,泛海控股近年来战略投资扩张较为激进,对外扩张依赖外部资金,导致有息债务规模持续较高。此外,由于公司受限资产规模较高并且现有股权部分已被质押,资产变现能力有限;负面消息持续出现的情况下,公司外部融资能力也受到限制,内部变现能力有限、外部融资渠道受阻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偿债能力。最终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现金流无法为债务偿付提供支撑,债务偿付能力持续下降,无力按期兑付债券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 处置进展:尚无实质性进展 2021年8月首次违约事件发生后,公司公告称计划以出售子公司股权的方式筹措资金偿还债务。2021年1月下旬,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转让合计金额不超过5亿元的子公司民生证券的股权。但截至报告发布日,相关股权并未完成交割,泛海控股也未对已违约债券的具体偿付方案进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