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熊市后,第一波行情的空间-230108

上传日期:2023-01-09 14:50:55 / 研报作者:张峻晓李浩齐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熊市后,第一波行情的空间-230108.pdf
大小:84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熊市后,第一波行情的空间-230108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熊市后,第一波行情的空间-230108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熊市后,第一波行情的空间-230108(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策略周报:熊市后,第一波行情的空间-230108(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策略周报:熊市后,第一波行情的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年第一周,市场几乎是以每天一个风格的轮动方式,迎来了普涨式的“开门红”。去年11月以来,在三大贝塔转向推动下,沪指自底部已反弹10%。熊市结束后,第一波行情有什么特征?行情的空间又该怎么看?   熊市结束后,第一波行情都有什么特征?过去的近20年,A股一共出现过6轮熊牛转换,窗口期依次为:2005年中、2008年末、2012年末、2014年中、2016年初以及2019年初。行情的特征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熊市后第一波行情,风格与行业通常会出现“反转”效应。从统计结果看。无论风格还是行业层面,底部前后市场均表现出较强的反转效应,尤其是在季度的窗口,风格层面出现“反转”的概率几乎接近100%。   第二、第一轮主线的形成,基本都是靠“拔估值”,随后才逐步转向业绩驱动。复盘历次熊市结束后的第一轮主线,股价上涨的最核心动力是来自于估值变动,尤其是在季度窗口内,估值贡献占指数总涨幅比重能达到90%以上;随着观测窗口拉长,半年、年度视角下,盈利贡献逐渐提升,估值贡献逐渐转弱,但依然是主导涨幅的重要因素。   第三、基本面的重要度:环比变化>绝对景气,未来业绩>即期业绩。对于第一波行情来讲,主线的基本面特征按照重要度排序:当季度与下季度景气度环比均改善快>仅下季度改善快>仅当季度改善快>当季度与下季度改善均慢,也就是说,在市场底部拔估值的过程中,行业景气度的环比改善相较绝对景气度更重要,未来业绩改善相较当前业绩改善更重要。   熊市后的第一波春季行情,空间有多大?回到当前的行情,一方面是熊市结束后的第一波上涨,另一方面也站在了跨年的时点。复盘历史,如果把熊牛转换与跨年时点结合起来,自2008年以来具备类似特征的行情(大概6段),全A指数的涨幅在15-30%。简单比对历史,本轮行情向上仍有较大空间。若以2022年10月底为本轮行情底部,至今指数的涨幅仅有10%,因此以过往经验来看,本轮A股的上攻大概率尚未结束。   行情向上空间仍大,冬藏片刻、静待春生。现实视角下,跨年阶段其实对应了“预期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转换期。11月开始,全A指数风险溢价迎来快速修复,现已脱离一倍标准差区间,显然,估值贡献是这一阶段市场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年前后,市场结构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如果说之前市场存在三条清晰的主线(地产、美元、疫情),那么近两周,市场结构更趋于均衡,超跌+弱贝塔的成长板块同样开始补涨。   总结下来,我们延续之前的判断,即跨年阶段对应着由预期向现实的转换,12月PMI数据再度探底后,内需恢复的征程也随之开启。但考虑到春节前,基本面与政策面显著改善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缺乏实际需求的配合,主线的强度与持续性都会受限。因此,跨年阶段,我们依旧延续“饵兵不食”的配置原则:结构不变,节奏从缓,“低吸”比“追高”更合适。   行业配置建议:冬藏片刻、待春生;旧周期复位在先、新繁荣起点在后。   旧周期复位:【贝塔反转】医药/食饮/医美、保险/建材/厨电、贵金属/恒生科技。   新繁荣起点:【攘外安内、取长补短】计算机/储能/工业母机。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