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全球大通胀时代》系列报告五:海运涨势如潮,全球通胀“火上浇油”-210627

《开源证券-《全球大通胀时代》系列报告五:海运涨势如潮,全球通胀“火上浇油”-210627(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全球大通胀时代》系列报告五:海运涨势如潮,全球通胀“火上浇油”-210627(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5月以来,海运运价涨势如潮,并显著加大美欧等输入性通胀压力。 海运运价为何大涨,未来演绎方向及对全球通胀影响?专题分析,供参考。 2020年5月以来,海运运价涨势如潮,持续推升美欧等输入性通胀压力2020年5月以来,海运运价持续大涨,集运价格更是频频刷新历史新高。 2020年5月至今,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WCI)大幅上涨381%,中国出口集装箱(CCFI)运价以及细分的对欧洲航线运价涨幅也超过200%,纷纷创下历史新高。 同期,BDI干散货运价指数也自低位大涨728%,刷新了2010年4月以来新高。 海运运价大涨、显著推升输入性通胀压力,促使美欧决定暂停长达数年的贸易摩擦。 国内经济对进口的高度依赖,使得海运运价通过进口价格渠道,持续反映在美欧等经济体的通胀读数中。 为降低进口成本、缓解国内涨价压力,美国和欧盟在3月宣布暂停长达数年的贸易争端,相互取消数十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 海运运价大涨,缘于需求改善、运力不足海运运价大涨背后,是美欧等走出疫情、需求持续修复,同时全球海运运力“供不应求”。 自2020年5月起,伴随着疫情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及疫苗入市、推广,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不断升温、进口需求大幅扩张。 但同期,全球集运运力同比增速仅由2.6%小幅反弹至4%,完全“跟不上”全球贸易链的修复节奏。 全球海运运力短缺,与在航运力接近打满、新增运力严重不足,以及多个重要港口出现“用工荒”、海员数量大减等密切相关。 一方面,全球集运运力的闲置率已降至历史低点的4.7%,而同期新增运力依然不到现存运力的4%。 同时,受疫情、罢工等影响,美欧等多个港口出现用工荒,印度、菲律宾裔海员也大规模流失。 未来海运运价演绎方向,对全球通胀的影响持续10年的“供给侧改革”,以及新船交付周期需至少2年时间,使本轮全球海运运力“产能”弹性严重受限。 过去10年,由于行业一直不太景气,主要集运公司大规模缩减资本支出,导致全球集运运力增长中枢大幅回落。 现存运力不足的同时,至少2年的新船交付周期,使未来2年集运行业的产能几乎没有弹性。 由于培训周期长、叠加疫情导致工作吸引力下降等,海员的供应短缺将进一步限制海运运力的释放。 经验显示,普通海员、高级海员的培训及实习时间,分别需要至少10个月、2年。 随着疫情导致部分海员流失,以及病毒频繁变异使海员工作的吸引力大降,全球海员、尤其是高级海员的流失率高企,缺口持续扩大。 油价趋势性大涨,也从成本端大幅抬升海运的涨价压力。 燃油费一般占到集运公司经营成本的30%以上。 截至6月25日,油价绝对水平已较疫情前高出近30%。 伴随美欧等疫情逐步收尾、经济加速重启,以及OPEC+谨慎增产、美国页岩油公司不愿增加资本开支等,油价依然处于上涨通道中,将持续推升海运涨价压力。 综合来看,随着疫苗大规模推广、带动美欧等进口需求维持高位,以及行业内新增运力严重不足、海员缺口持续扩大,叠加油价趋势大涨,海运运价或持续位居高位。 对于美欧等而言,无异将对国内通胀压力“火上浇油”。 风险提示: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