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泸州老窖-000568-浓香鼻祖高势增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230108

文本预览:
泸州老窖(000568) 平安观点: 浓香鼻祖历史悠久,国资委控股股权稳定。 泸州老窖是浓香型白酒鼻祖,早在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泸州老窖就同茅台、汾酒、西凤酒一起被评选为“中国四大名酒”,并蝉联五届“国家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泸州老窖坐落于中国酒城四川泸州,由泸州市国资委直接持股 0.08%并最终控制。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第一大控股股东为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25.89%;第二大股东为泸州兴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24.86%。 经多年发展,公司优质窖池数量与产能得到改善。公司百年以上老窖池占全国总量的 90%左右,五十年以上老窖池的数量为全国最多。目前,泸州老窖基酒设计及实际产能均达到 17 万吨。公司规划通过技改措施, 2025 年高端酒可投放量将达到 2-2.5 万吨。 浓香龙头浮浮沉沉,新管理层开启复兴之路。 自 90 年代以来,泸州老窖的发展经历了“二沉二浮”。 1988 年,国务院提出市场化烟酒价格,酒企价格与发展策略出现分化。其中五粮液、茅台等选择高端化,而泸州老窖选择“名酒变民酒” 策略, 因此错失发展良机。 2003 年后,白酒行业充分受益于经济发展“黄金十年”, 名酒纷纷提价,国窖出厂价也自 2003 年的 268 元提升至 2011 年的889 元。为重回高端阵营, 公司推出“国窖1573”大单品,一直畅销至今。期间,公司同步进项渠道改革,创造了“柒泉模式”,提高了渠道积极性。 2012 年, “三公消费”叠加塑化剂事件使得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老窖逆势提价,最终价格体系崩溃,公司二次沉底。 2015年,公司新任管理层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产品端,聚焦“双品牌、三品系、五大单品”战略;渠道端,推动品牌专营模式转型,停止柒泉模式;品牌端,大量投入营销费用,强调品牌文化气息与悠久历史;管理端,通过股权激励叠加薪酬改革,激发员工动力。 此次改革助力老窖焕发生机, 收入利润持续高增,净利毛利稳中有进 核心单品持续聚焦,多价位带齐头并进。 泸州老窖产品矩阵完善,“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策略坚定不移。公司坚持“国窖”和“泸州老窖”双品牌运作;着力发展“国窖 1573、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泸州老窖特曲、头曲、二曲“大单品。 国窖系列持续占位白酒“第一梯队”,跟随竞品五粮液,并冲击千元价位带;特曲战略回归并提价,定位“中国名酒宴席第一酒”,与定位“商务精英用酒”的窖龄酒共同占位 300-600 次高端价格带,增强公司腰部产品力量;头曲二曲则以量为着力点抢占份额,定位大众消费品牌,发力高线光瓶酒赛道。 投资建议: 泸州老窖发展历经波折, 2015 年启动改革后进入全面复兴阶段。 在产品上, 泸州老窖坚持“国窖” +“老窖”双品牌战略,形成“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架构。国窖在高端白酒中地位稳固,千元价格带地位稳固,且低度化趋势延续下,低度国窖贡献增量;特曲、窖龄布局次高端价格带,增强公司腰部产品实力;头曲、二曲预计在新品带动下打造新的增长极。在渠道上,公司尝试开发品牌专营模式,自建营销队伍,推动渠道扁平化建设, 激发经销商潜力的同时,提高对终端的掌控水平。 管理上,股权激励计划落地,薪酬体系改善,员工积极性得到提升。 我们看好公司在持续改革中释放的红利势能,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净利润为 102.0 亿/126.6 亿/154.3 亿,同比+28.2%/+24.1%/ +21.8%,对应 EPS 为 6.93/8.60/10.48元。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白酒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若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白酒市场需求有可能受损。 2)疫情形势不明朗风险。 当前疫情影响尚不确定,若疫情反复,可能再次造成白酒消费场景缺失,影响公司业绩。3)新品销量不佳风险。 公司推出“黑盖二曲”进军光瓶酒市场,高线光瓶酒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有可能面临“黑盖二曲”销量不及预期和压货风险。 4)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白酒行业玩家众多,各个价格带竞争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则可能影响公司营收与利润水平。
展开>>
收起<<
《平安证券-泸州老窖-000568-浓香鼻祖高势增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230108(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泸州老窖-000568-浓香鼻祖高势增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230108(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浓香鼻祖高势增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泸州老窖(000568) 平安观点: 浓香鼻祖历史悠久,国资委控股股权稳定。 泸州老窖是浓香型白酒鼻祖,早在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泸州老窖就同茅台、汾酒、西凤酒一起被评选为“中国四大名酒”,并蝉联五届“国家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泸州老窖坐落于中国酒城四川泸州,由泸州市国资委直接持股 0.08%并最终控制。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第一大控股股东为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25.89%;第二大股东为泸州兴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24.86%。 经多年发展,公司优质窖池数量与产能得到改善。公司百年以上老窖池占全国总量的 90%左右,五十年以上老窖池的数量为全国最多。目前,泸州老窖基酒设计及实际产能均达到 17 万吨。公司规划通过技改措施, 2025 年高端酒可投放量将达到 2-2.5 万吨。 浓香龙头浮浮沉沉,新管理层开启复兴之路。 自 90 年代以来,泸州老窖的发展经历了“二沉二浮”。 1988 年,国务院提出市场化烟酒价格,酒企价格与发展策略出现分化。其中五粮液、茅台等选择高端化,而泸州老窖选择“名酒变民酒” 策略, 因此错失发展良机。 2003 年后,白酒行业充分受益于经济发展“黄金十年”, 名酒纷纷提价,国窖出厂价也自 2003 年的 268 元提升至 2011 年的889 元。为重回高端阵营, 公司推出“国窖1573”大单品,一直畅销至今。期间,公司同步进项渠道改革,创造了“柒泉模式”,提高了渠道积极性。 2012 年, “三公消费”叠加塑化剂事件使得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老窖逆势提价,最终价格体系崩溃,公司二次沉底。 2015年,公司新任管理层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产品端,聚焦“双品牌、三品系、五大单品”战略;渠道端,推动品牌专营模式转型,停止柒泉模式;品牌端,大量投入营销费用,强调品牌文化气息与悠久历史;管理端,通过股权激励叠加薪酬改革,激发员工动力。 此次改革助力老窖焕发生机, 收入利润持续高增,净利毛利稳中有进 核心单品持续聚焦,多价位带齐头并进。 泸州老窖产品矩阵完善,“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策略坚定不移。公司坚持“国窖”和“泸州老窖”双品牌运作;着力发展“国窖 1573、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泸州老窖特曲、头曲、二曲“大单品。 国窖系列持续占位白酒“第一梯队”,跟随竞品五粮液,并冲击千元价位带;特曲战略回归并提价,定位“中国名酒宴席第一酒”,与定位“商务精英用酒”的窖龄酒共同占位 300-600 次高端价格带,增强公司腰部产品力量;头曲二曲则以量为着力点抢占份额,定位大众消费品牌,发力高线光瓶酒赛道。 投资建议: 泸州老窖发展历经波折, 2015 年启动改革后进入全面复兴阶段。 在产品上, 泸州老窖坚持“国窖” +“老窖”双品牌战略,形成“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架构。国窖在高端白酒中地位稳固,千元价格带地位稳固,且低度化趋势延续下,低度国窖贡献增量;特曲、窖龄布局次高端价格带,增强公司腰部产品实力;头曲、二曲预计在新品带动下打造新的增长极。在渠道上,公司尝试开发品牌专营模式,自建营销队伍,推动渠道扁平化建设, 激发经销商潜力的同时,提高对终端的掌控水平。 管理上,股权激励计划落地,薪酬体系改善,员工积极性得到提升。 我们看好公司在持续改革中释放的红利势能,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净利润为 102.0 亿/126.6 亿/154.3 亿,同比+28.2%/+24.1%/ +21.8%,对应 EPS 为 6.93/8.60/10.48元。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白酒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若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白酒市场需求有可能受损。 2)疫情形势不明朗风险。 当前疫情影响尚不确定,若疫情反复,可能再次造成白酒消费场景缺失,影响公司业绩。3)新品销量不佳风险。 公司推出“黑盖二曲”进军光瓶酒市场,高线光瓶酒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有可能面临“黑盖二曲”销量不及预期和压货风险。 4)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白酒行业玩家众多,各个价格带竞争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则可能影响公司营收与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