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鸿路钢构-002541-鸿路钢构2022年经营数据分析:订单稳增/产量修复,看好行业β兑现进程中的α龙头高成长性-230105

《浙商证券-鸿路钢构-002541-鸿路钢构2022年经营数据分析:订单稳增/产量修复,看好行业β兑现进程中的α龙头高成长性-2301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鸿路钢构-002541-鸿路钢构2022年经营数据分析:订单稳增/产量修复,看好行业β兑现进程中的α龙头高成长性-2301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鸿路钢构2022年经营数据分析:订单稳增/产量修复,看好行业β兑现进程中的α龙头高成长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鸿路钢构(002541) 投资要点 公司全年新签销售合同额同比稳增,整体营销端表现超预期 2023年1月4日,公司披露2022年全年经营数据,公司2022年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人民币约251.3亿元,较2021年同比+10.1%,其中工程/材料订单分别0.8/250.5亿元。按季度拆分来看,公司2022年Q1/Q2/Q3/Q4新签销售合同额分别60.1/67.7/67.9/55.6亿元,同比分别+14.7%/+28.0%/+0.03%/+0.76%,今年Q4新签环比下滑18.1%,主要系三季度下游需求旺盛形成高基数所致,此外今年四季度部分地区下游需求受到疫情冲击扰动,导致公司销售端阶段性承压,但不改我们对公司订单稳定增长的预判,公司整体表现符合预期。 订单体量及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龙头韧性彰显,长期成长动能充沛 2022年全年公司新签大额订单(亿元/万吨以上)84.24亿元,同比高增77.5%;Q4单季新签大额订单11.3亿元,在全年大订单中占比13%;从订单加工量及单价看,2022年全年大额订单加工量合计128.9万吨,同比高增52.9%;全年大额订单吨单价约6534亿元,同比增长16.0%,吨单价持续向好。从订单结构看,公司订单来源多为市政(科技园、产业园、文创园)、城市更新(旧改)、公共建筑(医院、科研)、工业厂房(新能源、信息化)等优质客户,大型订单占比持续增长与公司国内钢结构制造龙头地位相得益彰,公司长期成长动能充沛。 Q4产量环比大幅修复,单季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 公司2022年钢结构产品产量合计349.54万吨,同比增长3.21%。按季度拆分看,2022年Q1/Q2/Q3/Q4钢结构产量分别70.2/88.4/87.5/103.5万吨,其中公司Q4产量环比增长18.3%,环比增速对比Q3回正,单季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Q4单季度同比增长7.6%,公司生产端不利因素逐步消除、回归经营正轨、产品生产提速。随国内疫情对生产端影响持续减弱,公司2023年产量释放可期。 需求侧持续向好/上游成本压力同比降低,2022年业绩表现可期 需求侧:12月中央及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展望未来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公司客户投资力度有望持续回升。截止2022年12月末,我国百城工业用地供应建面达12.18亿平米,逆势同比增长19%,占比总供应建面比例达55%(同期占比为43%),2023年工业/公共建筑建设需求预计持续旺盛,有望持续拉动装配式钢结构及重型钢结构需求放量,未来钢结构企业订单增长可期。 上游成本侧:今年各类钢材价格同比普降,截止12月30日,螺纹钢、中板、圆钢价格相较去年同期同比分别-12.0%、-17.7%、-16.3%,对于钢结构制造企业,钢价成本压力同比显著减少,有望释放下游利润空间,我们看好钢结构龙头企业Q4业绩复苏。 智能化+信息化推进深化龙头α内功,板块中长期受益顶层设计β属性明显 龙头α属性看:公司始终将智能化、信息化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司已经专门成立智能制造团队,有效推进智能化焊接、激光切割、喷涂油漆等生产线基础能力提升;在信息管理方面,公司近年来提出实时工时工价、项目预排产等管理系统,有助于公司降本增效,进一步深化钢结构高端制造内功,夯实其龙头地位。板块长期β看:钢结构板块有望核心受益双碳政策推进及建筑业技术革命:随十四五绿色建筑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渗透率逐步提升,钢结构PS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钢结构制造需求有望持续提升,赛道龙头将核心受益,我们长期看好钢结构板块的高成长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8亿元、16.90亿元、20.40亿元,同比增长11.12%、32.23%、20.71%,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79倍、12.69倍、10.52倍。我们认为,未来钢结构板块有望核心受益双碳政策推进及建筑业技术革命,我们长期看好钢构制造板块高成长性,公司作为赛道龙头强者恒强,当前估值偏低,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波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