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30105

上传日期:2023-01-05 12:25:05 / 研报作者:李召麒潘海涛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30105.pdf
大小:51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文本预览: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3010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30105(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日要点】   【行业评论】铜:新能源带动汽车连接器产业变革,打开高端铜合金国产替代窗口-连接器用铜合金专题报告   【行业评论】医药:2023 年年度策略-新常态下,花开次第   【固定收益】煤炭:煤炭债季度复盘-赎回潮不改煤炭债配置价值   【宏观策略】大盘窄幅震荡   【投资要点】   汽车“新四化”打开连接器市场空间。当前整个汽车行业正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即“新四化”方向发展。2022 年 1-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625.3 万辆和 606.7 万辆,同比均增长 1 倍,市场占有率达到 25%,2022 年 11 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 36.2%。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规划,到 2025 年,国产 L2 级、L3 级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将占汽车总销量的 50%;到 2030 年,国产 L2 级、L3 级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销量中的占比达到 70%,L4 级自动驾驶车型占比达到 20%。   “新四化”带动对高压与高速连接器的需求。汽车电动化增加的需求主要在高压连接器,因为核心部件三电系统都需要高压连接器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和换电两种补能方式使用的电连接器与换电连接器均属于高压连接器,截止 2022 年 11 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为 484.9 万台,同比增加 107.5%。同时,汽车智能化程度越高,车载传感器用量增加,数据传输要求相应提高,高速高频连接器用量与价值量也随之增加。2025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增量需求有望达 249.2 亿元,2021 至 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 43.7%;2025 年中国高速连接器市场空间有望达 135 亿,2021 至 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 19.8%。   铜合金品质是影响汽车高压与高速连接器性能的根本因素之一。接触件是汽车连接器完成电连接功能的核心部件,是汽车线束端子压接和保证线束正常工作的关键,对接触件用铜合金材料的力学、导电、抗应力松弛和折弯成型性能有很高的要求,铜合金品质是影响接触件性能的根本因素。接触件铜合金要求耐高温、加工成型性良好、内部弹性均匀、耐腐蚀性好、导电、导热率高和可焊性好。随着新能源汽车向高压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高压连接器与高速连接器对铜合金材料的性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高端铜合金进口依赖严重,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当前,我国铜加工材产品尽管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应用领域的需求,但部分高端市场仍得不到满足,控制权依然掌握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手中。从进出口金额来看,同类海关编码商品进口单价普遍高于出口单价,表明我国高端铜板带材仍存在进口依赖。从产品类型来看,紫铜带、无氧铜带、锡磷青铜带进口替代较快,白铜板带、高铜合金板带、半蚀刻型引线框架带材等依然与国外产品有差距。近年来我国洛阳铜业、博威合金等铜加工骨干企业为实现替代进口目标,开展铍铜、钛铜、镍硅铜、镍钴硅铜、铬锆铜、铁铜和碲铜等系列合金熔铸、轧制、热处理、精整等工艺攻关,取得了许多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成果。   连接器用高端铜合金市场规模:经测算,我国高压连接器用高端铜合金 2022-2025 年需求量为0.50/0.68/0.85/1.02 万吨,2022-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线束系统用铜市场规模分别为 137/184/230/277亿元。   重点公司关注:博威合金深耕铜合金行业近三十年,有望实现高端铜合金国产替代。公司是特殊合金牌号最齐全、产品类型最齐全、特殊合金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针对新能源汽车,公司开发了多款相应的铜合金材料,包括铬锆铜 boway18150、铜镍硅 boway70250、以及 EValloy 系列合金材料,为新能源汽车国产化高端材料提供解决方案。公司碲铜合金在高压、大电流的通断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配对触点材料产生电弧和粘连的概率,是一种理想的高压连接器用铜合金材料。公司多款产品已经在大功率充电桩、汽车连接器中广泛应用,包括紫铜 EValloy98、无氧铜 EValloy99、碲铜 EValloy91、铬锆铜 EValloy85、和铜镍磷 EValloy60 等高端铜合金产品。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进程度不及预期风险;连接器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高端铜合金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等。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