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FOF系列报告之五十九》:大成基金邹建:始于定量终于研究,不追热点,注重风险收益的黑马选手-230103

《东方证券-《FOF系列报告之五十九》:大成基金邹建:始于定量终于研究,不追热点,注重风险收益的黑马选手-23010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FOF系列报告之五十九》:大成基金邹建:始于定量终于研究,不追热点,注重风险收益的黑马选手-230103(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FOF系列报告之五十九》:大成基金邹建:始于定量终于研究,不追热点,注重风险收益的黑马选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研究结论 邹建先生,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硕士,大成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6月加入大成基金,先后担任医药行业研究员、医药组组长,2021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公募基金产品4只,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合计管理规模29.32亿元,代表基金大成多策略LOF(160921.OF)。 投资框架:1.投资目标:在更小回撤的前提下,实现尽可能高的收益。2.组合构建: 1)策略选股(股票池):首先通过策略选股的方式去动态构建出相应的股票池,以偏量化的方式把符合条件的股票筛选出来,以提高初步筛选股票效率。2)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股票池中个股,挑选出真正具备α的优秀的公司进行配置。3.风格特征:始于定量策略,终于深度研究。注重风险收益比,组合回撤相对较小,不追市场热点,持仓个股在同类基金中可辨识度高。4.行业配置:由于自身知识背景和能力圈,医药的占比比较大,目前基于框架在做逐步的拓展,方向主要是和医药这个行业有些关联性的,比如科技消费、偏制造业这些方向,目前医药跟非医药的比例大概是7:3的状态。5.个股选择:以程序化手段筛选股票池,而后在股票池中进行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根据投资框架寻找满足要求的标的,入选的个股符合以下条件:1.前期经历过充分的悲观预期的释放;2.公司当期已经出现了明显经营性的变化;3.变化具备中长期的持续性。 代表基金业绩分析:截至2022年12月09日,大成多策略A在其任职以来(2021/12/29-2022/12/09)收益+10.81%,相对同期中证800指数超额收益+29.08%,相对同期中证医药卫生指数超额收益+32.13%。今年以来、近6月在同时期同类基金中均居于前1%分位。风险指标上,大成多策略A今年以来最大回撤仅-19.66%,今年以来任意时间买入并持有90天获得正收益概率86.5%。 能力评价:基金经理管理该产品以来,长短期以来大成多策略A都呈现出较为突出的选股能力,最近1年和最近六个月选股能力得分分别为99.4和98.9,基金产品业绩收益来源主要为个股选择。 行业配置:从基金历史持仓数据看,基金整体医药板块配置比例基本维持在70%左右。细分行业配置相对均衡,偏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2022年三季报持仓相对于2022年中报重仓股,基金增持了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上配置,降低了化学制剂、中药以及非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 风格偏好:基金更偏好于中小市值、信息确定性低、估值较低的风格。 交易特征:股票仓位低于同类基金,重仓股集中度与同类基金持平,2022年三季度股票仓位85.0%,相较于市场其他医药基金的仓位中位数较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比例基本维持在55%-70%之间。 重仓股特征:迈瑞医疗(3次)、采纳医疗(3次)、爱玛科技(3次)、特宝生物(3次)是重仓次数最多的个股。从重仓股收益角度看,在基金持有期间,近90%的股票在持有期间收益超过800医卫指数,体现出基金经理较强的个股挖掘能力。 总结:邹建先生是一位拥有较为完善的投资框架,擅长通过定量方法结合深度研究方式管理组合,不追市场热点,重视组合风险收益比的新生代基金经理。比较适合期望在医药及其相关领域获得相对于基准的长期稳定超额,但风险容忍度不高的投资者,或意向在医药板块有差异化配置的投资者。 风险提示 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报告不构成投资收益保证,投资需谨慎。 极端市场环境可能对因子效果和模型造成剧烈冲击,需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