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230103

上传日期:2023-01-04 12:01:18 / 研报作者:齐晟王师可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230103.pdf
大小:2.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230103

东方证券-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230103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230103(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230103(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研究结论   四季度信用债市场回顾:(1)发行融资:四季度受理财赎回潮、债券收益率快速回调影响,四季度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与21年同期相比,信用债发行规模减少18%,最终合计净融出6680亿元,为罕见的高额净融出季度。近期赎回潮中城投融资受影响更明显,关注弱资质区域债券滚续压力;全年来看,城投债共发行5.03万亿元,同比下滑12%,最终实现净融资1.17万亿元,较21年下降51%。四季度产业债合计发行1.51万亿元,环比回落15%,最终净融出6241亿元。(2)收益率&利差:四季度债券市场剧烈调整,信用债收益率快速上行至年内高位,12月中下旬随着理财赎回潮有所缓解,收益率出现一定修复。经历此轮调整后,与2021年末相比,仅1Y隐含AAA等级收益率略有下行,其余均呈现上行。信用利差跟随收益率走阔明显,城投债跌幅更为显著,利差基本回升至近五年极高分位水平。(3)信用风险:2022年四季度仅新增1家首次违约主体,为房企旭辉境外债违约,无新增境内债违约主体;城投非标违约方面,四季度发债城投作为融资方/担保人的非标违约事件新增5起,环比三季度降幅明显。另外,下半年以来票据逾期城投数量显著增多,22年8月-11月票交所每月披露的城投数量都超20家。折价成交方面,12月随着地产高折价成交现象回落,信用债整体折价成交改善。   城投债2023年展望:底线风险仍可控,供需格局或转弱。(1)基本面:预计财政发力、基建继续扮演逆周期托底的角色,宽财政依然难以退出,地产行业23年有望迎来修复,土地出让收入可能环比出现改善,但预计难恢复至前期高读数,因此地方财力紧张情况依旧突出,城投整体基本面支撑仍较弱。(2)城投政策:预计“基建宽、城投紧”维持,地方债务会继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城投融资环境不会转向放松,偿债现金流压力测试继续。同时,隐债“清零”工作和高风险地区降低债务风险等级试点将继续推进。(3)供需格局:城投债供需格局或较22年有所转弱,难复现22年理财类资金不断涌入、城投债强配的盛景,前期演绎的利差极致压缩行情也就难再现,中低评级城投利差修复程度或不足。(4)投资策略:经历11月以来的债市回调后,当前城投债利差空间较为充足,短期内,鉴于资金面将保持相对宽松,可考虑优先布局高等级、短久期品类,利差修复确定性更强。往后看,仍需观测理财类产品规模变化、配置资金稳定性,以及相应影响下的机构风险偏好,过度下沉或拉长久期需谨慎。也可关注边际政策利好及再融资能力改善区域机会。   产业债2023年展望:行业景气度分化,择优配置韧性强。(1)地产:主要关注融资利好政策出台后的实质落地效果,房企融资持续性改善程度、资产负债表能否实质性优化、销售数据能否扭转等为博弈关键。近期部分主体估值修复显著,但23年到期高峰时估值可能还有扰动,央国企配置安全性更高,弱国企有一定性价比。(2)建筑:未来行业集中度向央企提升,预计建筑央企利差修复更为确定,地方国企实质违约风险短期可控,但多数主体的利差或易上难下。(3)煤炭:预计煤炭供需大概率维持紧平衡,景气度将保持高位,存续主体基本面仍在持续改善,在本轮估值回调后配置性价比凸显。(4)钢铁:目前钢铁债深度调整后利差已来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央企利差历史分位数也普遍偏高,产生一定收益挖掘空间,但就基本面而言修复仍存不确定因素,建议择优配置。(5)电力:发债主体主要为央国企资质较好,其现金流相对稳定,能源价格上涨对成本端有一定冲击,但就估值而言影响权重不高,待债市情绪扭转之后利差有望随之收窄修复。(6)有色:23年行业整体景气度尚可,景气度排序可能为黄金>铜>铝,有色债券体量主要集中于少数央国企主体,此轮利差回调出一定配置空间。(7)租赁:预计租赁行业利差分化格局将延续,股东背景优势不足、债券体量较大的主体估值上行压力凸显,而银行系金租和厂商系商租估值韧性将更强,利差后续有望跟随信用债整体性修复。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超预期;数据统计、利差测算可能存在遗误或偏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