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策略月报:冬藏,待春生-230102

上传日期:2023-01-04 09:12:28 / 研报作者:王程锦李浩齐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策略月报:冬藏,待春生-230102.pdf
大小:78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策略月报:冬藏,待春生-230102

国盛证券-策略月报:冬藏,待春生-230102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策略月报:冬藏,待春生-23010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策略月报:冬藏,待春生-23010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策略月报:冬藏,待春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过去1个月,A股以缩量盘整的走势,给2022年划上了句号。回顾这一年,全A指数在波荡起伏中,终结了年线三连阳;滞胀,无疑是整年的定价核心;如果说2021年是小市值异军突起,那么,2022年A股风格则是全面倒向了价值。新年伊始,又该如何看待市场的节奏与风格主线?   后视镜回看2022:宏观是滞胀,市场是熊市,主线是价值。从后视镜看A股,2022年是个典型的熊市行情,全年价值占优,且主线轮动尤为频繁。想要获取超额收益,需要频繁做波段,或者全程拿价值。在美元紧缩、地产信用、疫情形势的三重压制下,既满足低估值、低波动,同时还有盈利向好的驱动的“红利+预期改善”策略是2022年最具优势的策略之一。   未来半年,风格的胜负手是什么?我们认为,从一个相对中期的视角看,成长-价值风格在2023年将趋于均衡,两者之间难以拉开差距;相较之下,大-小市值风格更为关键,很可能成为决定超额收益的胜负手:   首先,现阶段的盈利周期是筑底而非上行,小盘股业绩弹性并不占优势。从历史来看,小盘股的特征就是业绩弹性更大,在盈利上行期,小盘业绩优势更为明显,而在盈利下行期反之。现阶段是盈利周期的筑底期(而非上行),小盘股的业绩弹性并不占优势。   其次,央行克制下的宽信用,M2-社融剪刀差大概率见顶,流动性溢价消退,不利于小票。从过往经验来看,M2-社融持续拉大,对应超额流动性的宽松,进而对应小盘成长风格阶段性占优;当前央行克制下的宽信用进程中,超额流动性大概率见顶回落,不利于小市值风格的超额收益。   最后,2023年上半年外需压力难消,相较之下,中小盘业绩面临更大压力。2022年海外央行加速紧缩对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会在2023年进一步显现,这也对应着外需压力持续增大。相较之下,2023年上半年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板块(海外营收占比更高),会面临更大的基本面压力。   冬藏,待春生——从预期到现实。   周期已经按下复位键,A股需要告别熊市思维。我们基于“增长预期-库存”构造的库存周期(领先于传统量价的库存周期),已经进入被动去库。周期信号灯亮起后,意味着在年度级别的视角下,不论节奏如何,基本面的方向大概率是向上的,这也是A股熊牛转换的最大的信心来源。   过去2个月,市场的核心就是估值驱动,也就是“不看现实、看预期”。从风险溢价视角看,全A指数风险溢价自11月开始迎来快速修复,现已脱离一倍标准差区间,显然,估值贡献是这一阶段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冬藏,待春生。12月PMI数据再度探底后,内需恢复的征程也随之开启。但考虑到春节前时日所剩不多,基本面与政策面在短期内显著改善的可能性不大,大盘仍会面临弱现实的压制。因此,跨年阶段,我们依旧延续“饵兵不食”的原则:结构不变,节奏从缓,“低吸”比“追高”更合适:行业配置建议:跨年冬藏待春生,旧周期复位在先、新繁荣起点在后。   旧周期复位:【贝塔反转】医药/食饮/医美、保险/建材/厨电、贵金属/恒生科技;   新繁荣起点:【攘外安内、取长补短】计算机/储能/工业母机。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