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宏观专题研究:12月PMI:指数筑底,浓雾散尽-221231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12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7%,较前值回落1个百分点,为2022年内新低。11月以来,我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各地相继迎来感染高峰,短期内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扰动,员工到岗率和货运时效均显著下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6.6个百分点至40.1%,生产指数回落3.2个百分点至44.6%。另外,从业人员指数回落2.6个百分点44.8%,创2020年2月以来新低,今年疫情多次扰动叠加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行导致企业用工景气度降低。不过12月下旬开始,首批疫情达峰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等已经开始迅速“回血”,据统计局披露,调查中多数企业认为后期市场走势有望回暖,企业对疫情放开之后的经济复苏抱有较强信心。浓雾散尽、曙光乍现,我们认为四季度经济已底部筑牢,2023年一季度经济景气度将显著改善。 开工强度短期受限,生产指数应声回落 12月生产指数下行3.2个百分点至44.6%,短期内员工到岗率和货运时效均有所下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生产强度。其中,从业人员指数回落2.6个百分点44.8%,创2020年2月以来新低,制造业企业员工到岗率明显不足,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行6.6个百分点至40.1%,物流运输人力不足导致配送时间有所延长。从高频数据来看,上游原材料企业生产保持平稳,中下游工业开工率回落较多。进入冬季,12月南方八省电厂日耗煤持续上升,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高炉开工率小幅回落,焦炉开工率显著提升,中游钢材产量走弱。水泥发运率和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PTA工厂负荷率持续向下波动。 疫情达峰、需求筑底,订单指数有所下行 11月新订单指数回落2.5个百分点至43.9%,疫情高峰及地产投资偏弱等因素压制订单需求,但12月下旬起预期收缩问题已有所改善。新十条实施以来,电影院等线下经营场所迅速恢复运营,民航执飞量显著提升,但由于全国各大城市陆续迎来感染高峰,12月线下消费依然偏弱。最新数据显示,首批疫情达峰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迅速“回血”,地铁出行量快速反弹。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到期,12月乘用车市场显著回暖。外需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2.5个百分点至44.2%,海外发达经济体衰退迹象加深,外需延续收缩态势,12月CCFI运价指数延续颓势,出口增速将继续承压。 价格指数小幅回升,库存去化较为顺畅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回升0.9个百分点至51.6%,出厂价格回升1.6个百分点至49.0%,提示PPI同比降幅将显著收窄。受全球经济衰退迹象加深、联储加息预期强化等影响,12月原油价格显著回落。中国经济复苏预期较强,低库存水平下,有色、钢材等金属价格均有所上涨。12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4个百分点至47.1%,产成品库存降低1.5个百分点至46.6%,疫情导致生产能力不足,产成品库存进一步去化。 指数筑底,浓雾散尽,曙光乍现 12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7%,为2022年内新低,PMI指数筑底。11月以来,我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短期内感染人数快速上行,对生产生活造成暂时影响,但12月下旬开始,首批疫情达峰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迅速“回血”,经济活力和消费潜力已开始释放。浓雾散尽、曙光乍现,我们认为四季度经济已底部筑牢,2023年一季度经济景气度将显著改善。 风险提示 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大国博弈超预期。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宏观专题研究:12月PMI:指数筑底,浓雾散尽-2212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宏观专题研究:12月PMI:指数筑底,浓雾散尽-22123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宏观专题研究:12月PMI:指数筑底,浓雾散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12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7%,较前值回落1个百分点,为2022年内新低。11月以来,我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各地相继迎来感染高峰,短期内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扰动,员工到岗率和货运时效均显著下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6.6个百分点至40.1%,生产指数回落3.2个百分点至44.6%。另外,从业人员指数回落2.6个百分点44.8%,创2020年2月以来新低,今年疫情多次扰动叠加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行导致企业用工景气度降低。不过12月下旬开始,首批疫情达峰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等已经开始迅速“回血”,据统计局披露,调查中多数企业认为后期市场走势有望回暖,企业对疫情放开之后的经济复苏抱有较强信心。浓雾散尽、曙光乍现,我们认为四季度经济已底部筑牢,2023年一季度经济景气度将显著改善。 开工强度短期受限,生产指数应声回落 12月生产指数下行3.2个百分点至44.6%,短期内员工到岗率和货运时效均有所下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生产强度。其中,从业人员指数回落2.6个百分点44.8%,创2020年2月以来新低,制造业企业员工到岗率明显不足,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行6.6个百分点至40.1%,物流运输人力不足导致配送时间有所延长。从高频数据来看,上游原材料企业生产保持平稳,中下游工业开工率回落较多。进入冬季,12月南方八省电厂日耗煤持续上升,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高炉开工率小幅回落,焦炉开工率显著提升,中游钢材产量走弱。水泥发运率和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PTA工厂负荷率持续向下波动。 疫情达峰、需求筑底,订单指数有所下行 11月新订单指数回落2.5个百分点至43.9%,疫情高峰及地产投资偏弱等因素压制订单需求,但12月下旬起预期收缩问题已有所改善。新十条实施以来,电影院等线下经营场所迅速恢复运营,民航执飞量显著提升,但由于全国各大城市陆续迎来感染高峰,12月线下消费依然偏弱。最新数据显示,首批疫情达峰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迅速“回血”,地铁出行量快速反弹。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到期,12月乘用车市场显著回暖。外需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2.5个百分点至44.2%,海外发达经济体衰退迹象加深,外需延续收缩态势,12月CCFI运价指数延续颓势,出口增速将继续承压。 价格指数小幅回升,库存去化较为顺畅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回升0.9个百分点至51.6%,出厂价格回升1.6个百分点至49.0%,提示PPI同比降幅将显著收窄。受全球经济衰退迹象加深、联储加息预期强化等影响,12月原油价格显著回落。中国经济复苏预期较强,低库存水平下,有色、钢材等金属价格均有所上涨。12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4个百分点至47.1%,产成品库存降低1.5个百分点至46.6%,疫情导致生产能力不足,产成品库存进一步去化。 指数筑底,浓雾散尽,曙光乍现 12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7%,为2022年内新低,PMI指数筑底。11月以来,我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短期内感染人数快速上行,对生产生活造成暂时影响,但12月下旬开始,首批疫情达峰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迅速“回血”,经济活力和消费潜力已开始释放。浓雾散尽、曙光乍现,我们认为四季度经济已底部筑牢,2023年一季度经济景气度将显著改善。 风险提示 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大国博弈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