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宏观点评:曙光将至-221231

文本预览:
事项: 2022年12月统计局制造业PMI为47.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 平安观点: 第一,制造业供需进一步走弱。12月国内防疫政策出现较大优化调整,疫情形势的演变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需求均造成明显影响,供应链运转亦受到一定冲击。分企业规模来看,各类型企业景气程度均继续回落,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第二,内外需下行压力加重。12月表征外需的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今年5月以来最低值。结合外贸相关的高频指标来看,12月出口表现或依然偏弱。 第三,制造业两项价格指数小幅回暖,PPI同比跌幅收窄。制造业上下游价格出现分化:位于上游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价格止跌回升,中游行业在价格传导的影响下价格亦出现回暖,但位于终端的消费品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都明显下降,当前终端需求仍面临萎缩压力。根据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和PPI环比的相关性,我们预计12月PPI同比跌幅有所收窄,约在-0.3%左右。 第四,服务业景气程度明显回落。国家统计局表示,12月调查的服务业企业中反映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比重升至61.3%,高于上月10.0个百分点。服务业供需两端明显收缩,尤其是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已接近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分行业来看,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第五,建筑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新订单指数反弹。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较上月下滑1.0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荣枯线。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45.7%,一方面是因疫情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另一方面冬季气温下降、春节临近等季节性因素可能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12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1.9个百分点至48.8%,结束了此前4个月的下降趋势。 总的来看,从国家统计局PMI数据来看,疫情形势的演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已开始触底回升,2023年复苏的大方向较为确定,而复苏的幅度及斜率仍然有赖于稳增长政策的落实与加码。央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未来就业预期指数继续下滑,而选择“更多消费占比”亦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表明当前实体经济预期仍较为低迷。为尽快扭转当前信心不足的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
收起<<
《平安证券-宏观点评:曙光将至-2212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宏观点评:曙光将至-22123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宏观点评:曙光将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项: 2022年12月统计局制造业PMI为47.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 平安观点: 第一,制造业供需进一步走弱。12月国内防疫政策出现较大优化调整,疫情形势的演变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需求均造成明显影响,供应链运转亦受到一定冲击。分企业规模来看,各类型企业景气程度均继续回落,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第二,内外需下行压力加重。12月表征外需的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今年5月以来最低值。结合外贸相关的高频指标来看,12月出口表现或依然偏弱。 第三,制造业两项价格指数小幅回暖,PPI同比跌幅收窄。制造业上下游价格出现分化:位于上游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价格止跌回升,中游行业在价格传导的影响下价格亦出现回暖,但位于终端的消费品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都明显下降,当前终端需求仍面临萎缩压力。根据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和PPI环比的相关性,我们预计12月PPI同比跌幅有所收窄,约在-0.3%左右。 第四,服务业景气程度明显回落。国家统计局表示,12月调查的服务业企业中反映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比重升至61.3%,高于上月10.0个百分点。服务业供需两端明显收缩,尤其是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已接近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分行业来看,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第五,建筑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新订单指数反弹。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较上月下滑1.0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荣枯线。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45.7%,一方面是因疫情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另一方面冬季气温下降、春节临近等季节性因素可能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12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1.9个百分点至48.8%,结束了此前4个月的下降趋势。 总的来看,从国家统计局PMI数据来看,疫情形势的演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已开始触底回升,2023年复苏的大方向较为确定,而复苏的幅度及斜率仍然有赖于稳增长政策的落实与加码。央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未来就业预期指数继续下滑,而选择“更多消费占比”亦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表明当前实体经济预期仍较为低迷。为尽快扭转当前信心不足的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