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证券-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230103

上传日期:2023-01-03 21:42:32 / 研报作者:管涛刘立品魏俊杰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银证券-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230103.pdf
大小:1.3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证券-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230103

中银证券-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230103
文本预览:

《中银证券-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23010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23010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创历史新高,资本项目逆差扩大,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起到了吸收资本流动冲击,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减震器”作用。未来需警惕海外持续货币紧缩、外需走弱背景下,出口增速进一步下降带来的贸易冲击。   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创历史新高,占GDP比重仍位于合理区间。出口正增长、进口小幅下降,带动贸易顺差扩大;服务逆差继续处于低位,并小幅收窄,预计随着国内防疫政策和入境措施优化,跨境旅行将有序恢复,带动服务逆差扩大。当季,出口正增长主要靠价格因素支撑,数量增长转负。海外需求放缓背景下,未来出口可能出现量价齐降,外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趋弱,由此更加凸显扩内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季度,资本项目逆差扩大,主要是因为直接投资转为逆差,证券投资净流出增加。外来直接投资步伐放缓,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证券投资逆差同比扩大,主要由于对外债券投资增加,外来证券投资减少。不过,三季度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规模环比收敛,11月以来陆股通项下外资连续恢复净买入,逆转了前10个月净流出的势头,2022年全年录得净买入。当季,境内企业和机构减少海外资产运用,其他投资资产方由上年同期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一定程度对冲了资本外流的冲击。   三季度,基础国际收支维持较大顺差,短期资本净流出与基础收支顺差之比负值减小。短期资本流动冲击环比减弱,基础收支顺差继续成功抵御了短期资本净流出。当季,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二者差值反映了全球股债汇“三杀”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负估值效应。   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均环比减少,对外净头寸状况改善。民间部门对外净负债规模及其占名义GDP比重均较上季末进一步下降,更是远低于2015年“8.11”汇改前夕,反映民间部门货币错配程度持续改善,这是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加速调整,于9月份再度跌破整数关口,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微观基础。   三季度末,非交易因素导致证券投资占比下降,直接投资及储备资产占比上升。对外金融资产中,储备资产占比小幅上升,但仍处历史低位;对外金融负债中,直接投资占比上升。当季,外来投资收益下降,对外投资上升,带动投资逆差收窄。由于2022年主要央行激进紧缩,全球资产价格普遍出现回调,对外投资收益率和利用外资成本率连续回落。   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环比减少,外债风险可控。当季外债余额减少主要来自于银行和其他部门,主要反映了境外货币和存款及贷款余额下降,以及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资产的影响。短期外债其占外汇储备比重小幅降至45%,仍远低于100%的国际警戒线,表明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风险提示:海外主要央行紧缩超预期,地缘政治局势发展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