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2022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构筑双碳战略的金融基石-221229

上传日期:2022-12-30 06:43:50 / 研报作者:陈骁郝博韬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2022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构筑双碳战略的金融基石-221229.pdf
大小:3.6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2022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构筑双碳战略的金融基石-221229

平安证券-2022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构筑双碳战略的金融基石-221229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2022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构筑双碳战略的金融基石-221229(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2022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构筑双碳战略的金融基石-221229(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2022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构筑双碳战略的金融基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观点:   十年回顾:绿色金融资产投资回报观察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产品。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与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类绿色金融资产已经初具规模;在ESG投资理念逐渐盛行的当下,很多机构也存在绿色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我们回顾过去十年绿色金融资产的投资回报数据,发现绿色金融资产存在投资价值,但收益波动偏大:一方面,证券市场的绿色资产投资回报并未表现出稳定的正超额收益水平,股债的绿色资产均表现出“牛市更牛、熊市更熊”的特征,其收益的波动大于市场整体表现;这可能与绿色金融资产的社会效益、环境规避效应、政策红利等方面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碳排放权的价格则呈现震荡走高的态势,近年来投资收益率攀升,未来大概率仍有上升空间。   2022年,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市场成绩斐然   2022年,“二十大”报告对于绿色发展的全局性部署,奠定了未来中国经济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不断出台与完善,逐步构建起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绿色金融监管体系;绿色产业政策快速丰富与扩容,逐步搭建完成了双碳的“1+N”政策目标体系。   2022年,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①绿色信贷余额规模持续增长,增速逐季上升;各银行持续发力绿色信贷业务,中小银行增速显著加快。②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继续攀升,地方政府发行绿债占比显著提升;绿债存量规模不断增长,交易热度也有所提升,但在市场中占比仍偏低。③碳交易市场稳健运行,地方碳市场价格大多上涨,交易活跃度提升;全国碳市场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但交易量降幅明显。④绿色股票指数供给有所增加,有碳中和指数等特色标的发布;绿色基金的数量持续增长,但规模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而有所回落。⑤绿色保险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险资也在积极开展绿色产业的投资,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2023年,绿色金融市场稳步扩容,绿色权益资产优于绿色债券资产   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任重而道远,展望2023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将继续稳步发展。一方面,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绿色金融产品在标准体系的建立、统计核算、监管信披、优惠政策等方面均有值得改进的空间。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大概率继续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全国市场的行业扩围,但进程可能相对缓慢;绿色权益工具种类继续丰富,但规模可能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绿色保险业务规模也将随着绿色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   对于2023年绿色金融资产的表现,我们有如下判断:第一,绿色股债资产牛市更牛、熊市更熊的特征,决定了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先于绿色资产具体类别的判断。考虑2023年国内经济底部修复、企业盈利改善、利率中枢抬升的宏观背景,2023年的资本市场整体股优于债,那么绿色权益资产的表现可能也将好于绿色债券资产。第二,碳排放权因其价格未来的走高趋势,是更加确定性的资产,但目前碳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尤其全国碳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仍有较多行业未能纳入,碳排放权资产的投资需要研究和观望。   风险提示   1)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出现超预期下行,影响绿色低碳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绿色金融市场与产品的表现。   2)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不及预期,或者政策对于绿色金融的优惠与支持不及预期,都可能影响绿色金融市场发展。   3)金融市场受到内外部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而出现波动,并导致风险进一步蔓延到绿色金融领域。   4)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舆论与政策转向,影响市场对于双碳目标进程的判断,以及对绿色金融发展前景的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