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2022年上海证券公募新发基金年报-221228

文本预览:
主要观点 1.4 万亿! 2022 年新发基金规模创弱市高位 截至2022年12月16日,以投资组合计算(同一投资组合的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2022年成功新发1452只基金,合并发行规模共计14241.56亿元。与历史情况相比, 2022年新发基金市场以创弱市高位的表现收官: 2022年募集规模在历史弱市中表现最好:统计2001年以来的22年内,股票市场年度收益录得为负的年份合计11年,刚好占一半时间,其中2022年募集规模较弱市募集第二名的2018年度仍多募了5623.66亿元; 2022年新发基金数量排名历史第二,仅次于2021年;募集规模排名历史第 三,虽不及2020年与2021年募集大年,但较2019年仍多募了486.59亿元。 发行市场呈现出五大特征 1、 固定收益类品种成为吸金主流 综合来看, 全年固定收益类品种成为各基金管理人募资的主流: 统计债券基金与指数基金中的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 合计募集规模9521.28亿元,占全年总募集规模的66.86%。 2、 指数类产品大规模发展 近年来,被动投资逐渐受到投资者的认可,新发产品指数化率不断提升。 全年共发行指数基金 275 只,合并发行总规模为 4018.59 亿元,也是本年度募集规模第二大的基金类型,占全年总募集规模的 28.22%。主要受益于创新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政策性金融债 ETF 以及中证 1000ETF 的发行。 3、 行业创新加快推进, 加速行业发展 2022 年公募基金行业主要在 ETF 基金的布局上百花齐放,丰富了可投资标的,包括宽基指数 ETF、各类细分子行业 ETF、投资海外标的的 ETF、投资证金债的 ETF。除此以外,也有资产类型的丰富、对去年创新基金的进一步细化、估值方法的创新以及 FOF 基金对投资者投资方式上的约束均有所创新。 4、 基金助力个人养老正式起航 今年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落地部署, 养老目标 FOF 基金成为 2022 年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截至 2022 年 12 月 16 日, 今年增设的 Y 份额养老目标基金共计 129 只,由 40 家基金管理人发行。目标日期型和目标风险型的数量分别为 50 只和 79 只:目标日期以 2035 年和 2040 年为主,而目标风险则以稳健型为主;从中可以看出,首批 Y 份额养老目标基金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将在 2035 年或 2040 年左右退休或风险偏好比较稳健的养老投资者。 5、 券结基金小有突围 近三年通过券商交易结算模式成立的基金逐年有明显的增加,截至12月16日,按初始代码进行统计今年已成立205只券商交易结算模式的基金;总合并发行规模为1302.29亿元。 尽管目前券结产品的市占率仍然非常低,但近两年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发展迅猛,促进了基金管理人参与券商结算模式的积极性。 与券商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激发券商分支机构的销售积极性,与券商利益捆绑也有助于基金产品长期的保有量。 参与新发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截至 2022 年 12 月 16 日,根据 WIND 公开数据, 120 家公募基金公司在年内参与了新基金的发行,按初始代码进行统计,平均每家管理人全年发行了 10.76 只基金、平均每家发行规模为 114.64 亿元;发行基金数量最多的为华夏基金,全年新设基金 52 只;发行规模最大的为汇添富基金,合计发行规模 673.26 亿元。 从基金公司注册地来分类,上海总体发行数量和募集规模均为最多。 新设基金公司情况 2022年共有3家基金公司获批设立,为泉果基金、 苏新基金(江苏省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人) 以及汇百川基金(国内首家注册地为海南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相较于历史上每年基金管理人设立的情况, 2022年设立的数量低于历史上设立的平均值(6家),设立同比增速处于历史的低位水平。 2022年共有1家基金公司在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申请中获得批准设立,为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
展开>>
收起<<
《上海证券-2022年上海证券公募新发基金年报-221228(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2022年上海证券公募新发基金年报-221228(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2022年上海证券公募新发基金年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主要观点 1.4 万亿! 2022 年新发基金规模创弱市高位 截至2022年12月16日,以投资组合计算(同一投资组合的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2022年成功新发1452只基金,合并发行规模共计14241.56亿元。与历史情况相比, 2022年新发基金市场以创弱市高位的表现收官: 2022年募集规模在历史弱市中表现最好:统计2001年以来的22年内,股票市场年度收益录得为负的年份合计11年,刚好占一半时间,其中2022年募集规模较弱市募集第二名的2018年度仍多募了5623.66亿元; 2022年新发基金数量排名历史第二,仅次于2021年;募集规模排名历史第 三,虽不及2020年与2021年募集大年,但较2019年仍多募了486.59亿元。 发行市场呈现出五大特征 1、 固定收益类品种成为吸金主流 综合来看, 全年固定收益类品种成为各基金管理人募资的主流: 统计债券基金与指数基金中的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 合计募集规模9521.28亿元,占全年总募集规模的66.86%。 2、 指数类产品大规模发展 近年来,被动投资逐渐受到投资者的认可,新发产品指数化率不断提升。 全年共发行指数基金 275 只,合并发行总规模为 4018.59 亿元,也是本年度募集规模第二大的基金类型,占全年总募集规模的 28.22%。主要受益于创新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政策性金融债 ETF 以及中证 1000ETF 的发行。 3、 行业创新加快推进, 加速行业发展 2022 年公募基金行业主要在 ETF 基金的布局上百花齐放,丰富了可投资标的,包括宽基指数 ETF、各类细分子行业 ETF、投资海外标的的 ETF、投资证金债的 ETF。除此以外,也有资产类型的丰富、对去年创新基金的进一步细化、估值方法的创新以及 FOF 基金对投资者投资方式上的约束均有所创新。 4、 基金助力个人养老正式起航 今年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落地部署, 养老目标 FOF 基金成为 2022 年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截至 2022 年 12 月 16 日, 今年增设的 Y 份额养老目标基金共计 129 只,由 40 家基金管理人发行。目标日期型和目标风险型的数量分别为 50 只和 79 只:目标日期以 2035 年和 2040 年为主,而目标风险则以稳健型为主;从中可以看出,首批 Y 份额养老目标基金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将在 2035 年或 2040 年左右退休或风险偏好比较稳健的养老投资者。 5、 券结基金小有突围 近三年通过券商交易结算模式成立的基金逐年有明显的增加,截至12月16日,按初始代码进行统计今年已成立205只券商交易结算模式的基金;总合并发行规模为1302.29亿元。 尽管目前券结产品的市占率仍然非常低,但近两年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发展迅猛,促进了基金管理人参与券商结算模式的积极性。 与券商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激发券商分支机构的销售积极性,与券商利益捆绑也有助于基金产品长期的保有量。 参与新发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截至 2022 年 12 月 16 日,根据 WIND 公开数据, 120 家公募基金公司在年内参与了新基金的发行,按初始代码进行统计,平均每家管理人全年发行了 10.76 只基金、平均每家发行规模为 114.64 亿元;发行基金数量最多的为华夏基金,全年新设基金 52 只;发行规模最大的为汇添富基金,合计发行规模 673.26 亿元。 从基金公司注册地来分类,上海总体发行数量和募集规模均为最多。 新设基金公司情况 2022年共有3家基金公司获批设立,为泉果基金、 苏新基金(江苏省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人) 以及汇百川基金(国内首家注册地为海南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相较于历史上每年基金管理人设立的情况, 2022年设立的数量低于历史上设立的平均值(6家),设立同比增速处于历史的低位水平。 2022年共有1家基金公司在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申请中获得批准设立,为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