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明阳智能-601615-海风明日之子,半直驱技术领先-221228

文本预览:
明阳智能(601615) 投资要点 海上风机龙头,半直驱领军者: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从事风机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根据 CWEA 统计, 2021 年公司新增风电装机 6.93GW,市占率 12.4%,位列全国第三。其中,海风新增装机 3.78GW,市占率26.1%,位列全国第二。 公司是国内紧凑型半直驱技术的领军者,经历数十年摸索、迭代,奠定海上风电龙头地位。 2021 年实现营收 272 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31 亿元,同比+126%,主要得益于海风抢装,高毛利海上机组出货占比提升增厚利润。 海上风电成长无虞, 国内风机对经济性敏感, 半直驱技术有望成为主流。 海上风电不存在消纳瓶颈,并且具备高发电量、低波动性等优势,发展空间大。 结合沿海各省十四五规划,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海风新增装机分别 5/12/16/20GW, CAGR59%。国内海风平价伊始,对初始投资敏感, 风机占海风初始投资成本 35-45%, 将是降本重点, 22 年以来最高/低中标价相差 42%, 随着海风平价推进, 整机企业将迎来较大降本压力。 相比双馈,半直驱发电效率、可靠性更高;相比直驱,更加轻量化。 综合经济性与可靠性, 半直驱有望成为国内海风主流。 深耕半直驱路线,技术、成本优势显著: 1)创新超紧凑半直驱风机,轻量化降本。深耕半直驱技术 14 年, 具备先发优势, 自主创新超紧凑半直驱机型, 集成度高,实现轻量化降本; 2)风机大型化引领者,大兆瓦研发步伐领先。 公司主流产品已覆盖陆上 3-7MW,海上 4-16MW 机型。 2021 年 5-6MW 和 6MW 以上大型风机出货占比达 17%/29%,高出行业平均水平 9pct/14pct; 3)自研自产核心零部件,具备供应链优势。 公司具备叶片、变频器、变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2021 年预计实现单位成本下降超 5%。同时与新强联战略合作,保供大兆瓦国产主轴轴承,有望在海风降本中保持领先优势。 双海战略高举高打,争当国内整机出口破局者: 1)凭借技术和区位优势,国内海风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 2022 年 1-9 月海上风电中标量 4.77GW,中标份额 43%,跃居首位。一方面,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引领海风大型化进程;一方面,属地化布局,把握国内沿海各省海风发展机遇,公司总部位于广东,往年广东省海风中标率超70%,同时在江苏、山东、福建、海南等海风大省建设生产基地。 2)出海:本地化投资与战略合作并举,前瞻布局欧洲高端市场。 2021 年新增外销 455MW,同比+19.74%,分布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完成意大利 Beleolico30MW 海风项目供货,实现中国企业在欧洲海上风电销售零的突破。 2022 年 7 月发行 GDR,旨在持续推进国际化布局,提升海外知名度。公司积极出海,有望享受全球海风成长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海上风电高景气,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41.15/54.50/71.37亿元, 同比+33%/32%/31%,对应PE 15/12/9倍。 考虑公司海风占比高,风机制造业务给予 2023 年 20 倍 PE,风电场运营和转让给予 10 倍 PE,目标市值 800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整机价格战加剧、海风需求不及预期、出海不及预期、技术路线重大变革、汇率波动风险、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等。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明阳智能-601615-海风明日之子,半直驱技术领先-22122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明阳智能-601615-海风明日之子,半直驱技术领先-22122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海风明日之子,半直驱技术领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明阳智能(601615) 投资要点 海上风机龙头,半直驱领军者: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从事风机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根据 CWEA 统计, 2021 年公司新增风电装机 6.93GW,市占率 12.4%,位列全国第三。其中,海风新增装机 3.78GW,市占率26.1%,位列全国第二。 公司是国内紧凑型半直驱技术的领军者,经历数十年摸索、迭代,奠定海上风电龙头地位。 2021 年实现营收 272 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31 亿元,同比+126%,主要得益于海风抢装,高毛利海上机组出货占比提升增厚利润。 海上风电成长无虞, 国内风机对经济性敏感, 半直驱技术有望成为主流。 海上风电不存在消纳瓶颈,并且具备高发电量、低波动性等优势,发展空间大。 结合沿海各省十四五规划,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海风新增装机分别 5/12/16/20GW, CAGR59%。国内海风平价伊始,对初始投资敏感, 风机占海风初始投资成本 35-45%, 将是降本重点, 22 年以来最高/低中标价相差 42%, 随着海风平价推进, 整机企业将迎来较大降本压力。 相比双馈,半直驱发电效率、可靠性更高;相比直驱,更加轻量化。 综合经济性与可靠性, 半直驱有望成为国内海风主流。 深耕半直驱路线,技术、成本优势显著: 1)创新超紧凑半直驱风机,轻量化降本。深耕半直驱技术 14 年, 具备先发优势, 自主创新超紧凑半直驱机型, 集成度高,实现轻量化降本; 2)风机大型化引领者,大兆瓦研发步伐领先。 公司主流产品已覆盖陆上 3-7MW,海上 4-16MW 机型。 2021 年 5-6MW 和 6MW 以上大型风机出货占比达 17%/29%,高出行业平均水平 9pct/14pct; 3)自研自产核心零部件,具备供应链优势。 公司具备叶片、变频器、变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2021 年预计实现单位成本下降超 5%。同时与新强联战略合作,保供大兆瓦国产主轴轴承,有望在海风降本中保持领先优势。 双海战略高举高打,争当国内整机出口破局者: 1)凭借技术和区位优势,国内海风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 2022 年 1-9 月海上风电中标量 4.77GW,中标份额 43%,跃居首位。一方面,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引领海风大型化进程;一方面,属地化布局,把握国内沿海各省海风发展机遇,公司总部位于广东,往年广东省海风中标率超70%,同时在江苏、山东、福建、海南等海风大省建设生产基地。 2)出海:本地化投资与战略合作并举,前瞻布局欧洲高端市场。 2021 年新增外销 455MW,同比+19.74%,分布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完成意大利 Beleolico30MW 海风项目供货,实现中国企业在欧洲海上风电销售零的突破。 2022 年 7 月发行 GDR,旨在持续推进国际化布局,提升海外知名度。公司积极出海,有望享受全球海风成长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海上风电高景气,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41.15/54.50/71.37亿元, 同比+33%/32%/31%,对应PE 15/12/9倍。 考虑公司海风占比高,风机制造业务给予 2023 年 20 倍 PE,风电场运营和转让给予 10 倍 PE,目标市值 800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整机价格战加剧、海风需求不及预期、出海不及预期、技术路线重大变革、汇率波动风险、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