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2023年有哪些重要会议?-221225

文本预览:
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稳地产等政策落地,但是,11月以来经济再度探底,近半月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喜忧并存、忧大于喜。后续政策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的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2.12.12-12.25)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半月政策仍主要围绕稳增长:一是中央各部门喊话稳增长、部署2023年,稳信心、稳地产、扩内需是主要着力点,可能的具体手段包括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延长或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继续给地产行业提供足够流动性等;二是各地加力促消费、稳岗复工复产、稳外贸。此外,关注农业强国建设、数据基础制度构建、职业教育、家政服务业扩容等。维持年度报告观点:政策端,2023年将偏积极、偏放松,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中央加杠杆、抓落实,核心是促消费、稳地产、松货币、宽财政、强产业、促改革;配置端,2023年对经济不宜悲观,触底回升是大方向、但难以线性修复,对权益可乐观点、结构性机会为主,对债券不可太乐观、但利率难大幅上行也难持续上行。此外,2023年需紧密跟踪的重要会议:地方“两会”(1-2月,过往看北京、上海两地GDP目标和全国接近);全国“两会”(3月,按惯例国务院新班子将亮相);美联储议息(3月23日,后续降息节奏有望更清晰);政治局会议(4/7月,7月年中政治局会议可能微调方向);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上半年,按惯例五年一次);三中全会(可能10月,按惯例将围绕改革);同时,央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2/5/8/11月上中旬)也需特别关注。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多部门喊话稳信心、稳增长;关注数据基础制度、扩大内需战略、重点群体创业。 1、重要会议:继续发力稳信心、稳增长;关注提振信心、支持平台经济和房地产发展等新举措。 12.2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点在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 12.20国常会,重点关注2点:一是继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再提坚持“两个不动摇”、提振信心,后续针对民企、平台经济应会出实招;12.15国务院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时再提“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正在考虑新的举措”,指向后续会继续稳地产。 多部门继续喊话稳增长,部署2023年政策发力点,重点看:1)稳地产,包括推进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引导房企重组并购,允许符合条件房企“借壳”上市,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涉房重组等;2)稳外贸,将积极推进边境陆路口岸有序复开,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提高竞争力和附加值,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发展;3)金融支持,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民营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4)完善要素保障,保障粮食、能源资源安全,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 12.19中财办解读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后续可能会新出或延续的政策包括: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延长或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深化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地方税体系,也会继续给房地产行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等。 2、部委政策: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完善工业用地供应、降低用地成本;关注扩内需战略、重点群体创业 12.19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基础制度的构建属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前提和必要一环,涉及数据产权、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也需关注数据商以及开展数据集成、经纪等业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发展机会。 12.16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关键在于推进工业用地供应由出让为主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降低用地成本,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 12.15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12.14中共中央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长期,扩内需包括促消费、优化投资、城乡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保粮食能源资源安全等多方面;短期看,维持年度报告观点,扩内需也是2023年稳增长的主抓手之一,包括促消费(优化疫情防控)、扩投资(稳地产、扩基建、大力发展制造业)、强产业(既要发展又要安全)。其他需关注:12.19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标的;12.13人社部等印发《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 二、地方政策:伴随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地方加力促消费、稳岗复工复产、出海“抢订单”稳外贸。 近半月,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重点关注:一是促消费,如12.20石家庄发放消费券及补贴,贵州、北京均出台政策促进旅游消费;二是稳岗复工复产,如12.24上海对电商和快递等行业提供稳岗补贴,12.12北京、12.13山西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三是稳外贸,近期,辽宁、山东等地陆续出海,抢抓外贸商机,12.23商务部也表示,将继续支持各地方利用商务包机和商业航班资源,便利外贸企业出境参加展会等商务活动。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供需两侧延续放松,山西出招稳地产投资;职业教育、家政服务获支持。 1、供需两侧继续放松,山西出招稳地产投资。需求端,南京玄武放松限购,天津、广州等地继续出台支持多孩、新市民及人才家庭购房。供给端,融资支持“三支箭”政策加速落地。此外,12.14山西3条举措稳地产投资,包括增加供地、政府主导盘活闲置房以补充保租房、下调预售资金重点监管额度5个百分点内。 2、职业教育再获支持,后续将纳入专项债、预算内投资等支持范围。12.2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优先选择高端仪器、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新机制,包括金融支持、纳入地方专项债、预算内投资等的支持范围等。 3、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从业人员、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12.19发改委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2023年底重点推进城市的社区网点覆盖率超90%,2025年基本实现社区家政服务全覆盖。风险提示:疫情、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2023年有哪些重要会议?-22122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2023年有哪些重要会议?-22122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政策半月观:2023年有哪些重要会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稳地产等政策落地,但是,11月以来经济再度探底,近半月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喜忧并存、忧大于喜。后续政策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的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2.12.12-12.25)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半月政策仍主要围绕稳增长:一是中央各部门喊话稳增长、部署2023年,稳信心、稳地产、扩内需是主要着力点,可能的具体手段包括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延长或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继续给地产行业提供足够流动性等;二是各地加力促消费、稳岗复工复产、稳外贸。此外,关注农业强国建设、数据基础制度构建、职业教育、家政服务业扩容等。维持年度报告观点:政策端,2023年将偏积极、偏放松,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中央加杠杆、抓落实,核心是促消费、稳地产、松货币、宽财政、强产业、促改革;配置端,2023年对经济不宜悲观,触底回升是大方向、但难以线性修复,对权益可乐观点、结构性机会为主,对债券不可太乐观、但利率难大幅上行也难持续上行。此外,2023年需紧密跟踪的重要会议:地方“两会”(1-2月,过往看北京、上海两地GDP目标和全国接近);全国“两会”(3月,按惯例国务院新班子将亮相);美联储议息(3月23日,后续降息节奏有望更清晰);政治局会议(4/7月,7月年中政治局会议可能微调方向);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上半年,按惯例五年一次);三中全会(可能10月,按惯例将围绕改革);同时,央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2/5/8/11月上中旬)也需特别关注。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多部门喊话稳信心、稳增长;关注数据基础制度、扩大内需战略、重点群体创业。 1、重要会议:继续发力稳信心、稳增长;关注提振信心、支持平台经济和房地产发展等新举措。 12.2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点在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 12.20国常会,重点关注2点:一是继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再提坚持“两个不动摇”、提振信心,后续针对民企、平台经济应会出实招;12.15国务院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时再提“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正在考虑新的举措”,指向后续会继续稳地产。 多部门继续喊话稳增长,部署2023年政策发力点,重点看:1)稳地产,包括推进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引导房企重组并购,允许符合条件房企“借壳”上市,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涉房重组等;2)稳外贸,将积极推进边境陆路口岸有序复开,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提高竞争力和附加值,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发展;3)金融支持,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民营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4)完善要素保障,保障粮食、能源资源安全,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 12.19中财办解读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后续可能会新出或延续的政策包括: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延长或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深化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地方税体系,也会继续给房地产行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等。 2、部委政策: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完善工业用地供应、降低用地成本;关注扩内需战略、重点群体创业 12.19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基础制度的构建属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前提和必要一环,涉及数据产权、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也需关注数据商以及开展数据集成、经纪等业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发展机会。 12.16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关键在于推进工业用地供应由出让为主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降低用地成本,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 12.15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12.14中共中央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长期,扩内需包括促消费、优化投资、城乡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保粮食能源资源安全等多方面;短期看,维持年度报告观点,扩内需也是2023年稳增长的主抓手之一,包括促消费(优化疫情防控)、扩投资(稳地产、扩基建、大力发展制造业)、强产业(既要发展又要安全)。其他需关注:12.19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标的;12.13人社部等印发《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 二、地方政策:伴随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地方加力促消费、稳岗复工复产、出海“抢订单”稳外贸。 近半月,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重点关注:一是促消费,如12.20石家庄发放消费券及补贴,贵州、北京均出台政策促进旅游消费;二是稳岗复工复产,如12.24上海对电商和快递等行业提供稳岗补贴,12.12北京、12.13山西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三是稳外贸,近期,辽宁、山东等地陆续出海,抢抓外贸商机,12.23商务部也表示,将继续支持各地方利用商务包机和商业航班资源,便利外贸企业出境参加展会等商务活动。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供需两侧延续放松,山西出招稳地产投资;职业教育、家政服务获支持。 1、供需两侧继续放松,山西出招稳地产投资。需求端,南京玄武放松限购,天津、广州等地继续出台支持多孩、新市民及人才家庭购房。供给端,融资支持“三支箭”政策加速落地。此外,12.14山西3条举措稳地产投资,包括增加供地、政府主导盘活闲置房以补充保租房、下调预售资金重点监管额度5个百分点内。 2、职业教育再获支持,后续将纳入专项债、预算内投资等支持范围。12.2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优先选择高端仪器、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新机制,包括金融支持、纳入地方专项债、预算内投资等的支持范围等。 3、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从业人员、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12.19发改委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2023年底重点推进城市的社区网点覆盖率超90%,2025年基本实现社区家政服务全覆盖。风险提示:疫情、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