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债观天下2022之安徽:“合肥模式”是如何练成的?-221223

上传日期:2022-12-27 14:02:00 / 研报作者:杨业伟赵增辉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债观天下2022之安徽:“合肥模式”是如何练成的?-221223.pdf
大小:1.1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债观天下2022之安徽:“合肥模式”是如何练成的?-221223

国盛证券-债观天下2022之安徽:“合肥模式”是如何练成的?-221223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债观天下2022之安徽:“合肥模式”是如何练成的?-221223(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债观天下2022之安徽:“合肥模式”是如何练成的?-221223(46页).pdf(4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债观天下2022之安徽:“合肥模式”是如何练成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紧抓招商引资,“合肥模式”如何成功?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主导,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合肥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合肥市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2010年的270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13亿元,成为又一个万亿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合肥模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合肥模式”指政府通过成立基金,主要以股权直接投资的形式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并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例如合肥投资的京东方和蔚来项目,分别带动了当地光电显示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合肥模式”实质上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当地完善的产业支持政策以及对于投资机会的准确把握。   “合肥模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经济效益来看,合肥模式成效显著。从经济总量来看,2011年-2021年期间,合肥市GDP由3636.6亿元上升至11412.8亿元,成功突破了万亿大关,位居全国地级市第19位。合肥模式重点聚焦芯片、光电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从总量看,战新产值由2011年的1331.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875.7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从增速看,战新产值增速一直维持在10%以上,期间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截至2021年,合肥市战新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经达到54.9%,合肥逐渐实现了新兴产业主导的发展动能转换。合肥作为安徽省经济中心,对于拉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合肥市GDP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有所波动,但是目前都维持在25%以上,合肥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对于全省的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肥模式成功背后或存在一定的“虹吸效应”。在合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可能存在着“虹吸效应”,即省内其他城市的资源向合肥市集中,导致地市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从经济总量来看,合肥市GDP远超其他城市,省内排名第二的芜湖市与和合肥相差就高达约7100亿元,合肥市经济在省内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经济、政治中心,拥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更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可能会吸引人口、金融等资源向合肥市集中,容易出现省内城市发展分化的情况。合肥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大幅上升,常住人口正在向合肥市逐渐集中。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2020年十年间安徽省常住人口增加540.0万人,其中合肥市常住人口就增加了366.7万人,占比67.9%。并且合肥市常住人口占比由2010年的10.3%增长至2020年的15.4%,而其余大部分地市出现了常住人口占比下降的情况,说明随着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省内人口可能正在向合肥市流动。   “合肥模式”值得借鉴,但或许难以复刻。“合肥模式”的成功建立在当地的区位优势、科研实力优势以及政府重视招商引资活动等因素的基础之上,各地由于资源禀赋不同,照搬照抄很难取得成功。“合肥模式”的成功向其他城投平台展示了向产业主体转型是一条能够走通的道路,也向其他地方政府展示了招商引资政策是如何推动一个城市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向高新产业的转型。但是,其他地区想要复刻该模式可能比较困难,由于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相同的政策也很难取得同样的效果。对于其他城投平台而言,合肥建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向产业投资主体转型的范例,但是投资领域与城投传统的业务相差甚远,并非所有城投都有能力开展投资业务,可能对于大部分城投来说,承接当地优势产业是一条更为稳妥的道路。   风险提示:城投政策超预期,模型设计不合理,地方经济财政实力超预期下滑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