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2023年电子投资策略:2023年看好强应用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221225

上传日期:2022-12-27 10:38:07 / 研报作者:樊志远2019年水晶球电子最佳分析师第3名
刘妍雪邓小路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2023年电子投资策略:2023年看好强应用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221225.pdf
大小:4.9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2023年电子投资策略:2023年看好强应用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221225

国金证券-2023年电子投资策略:2023年看好强应用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221225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2023年电子投资策略:2023年看好强应用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221225(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2023年电子投资策略:2023年看好强应用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221225(46页).pdf(4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2023年电子投资策略:2023年看好强应用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观点   预测2023年智能手机回暖,达到12.62亿台,同比增长2%,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折叠屏手机有望保持高增长,预测2023年将达到2600万台,同比增长62.5%。预测2023年全球VR设备有望达到1035万台,同比增长20.6%,苹果有望在2023年推出MR产品,我们看好苹果MR产品,有望通过技术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激发市场需求,引领产业链发展。预测2023年智能手表将达到1.7亿部,同比增长16%,TWS耳机也有望保持稳健发展。被动元件行业处在去库存阶段,从台系厂商公布的月度营收情况来看,业绩表现已经逐渐稳定。汽车电子2023年有望在汽车智能化及电动化的拉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PCB有望触底向上,看好周期复苏+细分行业创新多重驱动的方向,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电子板块2023年上半年处在去库存阶段,下半年有望在需求回暖+补库存的拉动下,迎来业绩向上拐点,看好汽车电子、工业、服务器等强应用方向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   汽车电子:电动化+智能化驱动成长,国产替代再添动力   展望2023年,预计2023年中国高压连接器、高速连接器市场达155、66亿元,同增24%、37%。看好需求快速扩容、国产替代加速、利润率修复的车载连接器行业投资机会。考虑连接器行业壁垒较高,相关企业先发优势明显,新进入者在3~5年很难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考虑连接器完成车型定点后,在车型生命周期相关产品会持续放量,得益于规模效应、利润率持续抬升。未来3年会是车载连接器企业的投资甜蜜期,优选已经绑定了优质客户的企业。车载摄像头得益于缺芯缓解+智能化加速,预计车载摄像头未来三年CAGR达28%。得益于L3渗透率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121亿元,2021-2025年CAGR达131%。整体来看,我们看好汽车智能化及电动化给汽车电子带来的发展机会,重点看好车载连接器及光学等领域。   被动元件:关注周期拐点,长期看好汽车新能源领域及国产替代机会   由于下游需求疲弱,2022年被动元件厂商业绩大幅下滑,2022年三季度,非日系厂商MLCC的稼动率更是下滑到了30-50%。从中国台湾厂商月度营收数据来看,以国巨为例,其11月实现营收100.03亿新台币,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12.9%,累计前11月营收1120.68亿新台币,同比增14%,利基型产品的订单维持稳健动能,标准型产品仍处于库存调整期,因此我们判断本轮业绩下滑期已进入尾声,2023年上半年行业还是处在去库存阶段,下半年有望伴随着需求好转业绩修复。国内被动元件厂商正在从传统的销售领域向工业、汽车、数据中心市场渗透,看好需求复苏+国产替代的机会。   PCB产业链:短期仍承压,长期看好明年三大创新方向   PCB产业链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承载,长期仍将受益于持续创新所带来的成长效应,我们认为未来产业链重要创新方向主要包括汽车(大电流大电压需要厚铜板、SiC上量对衬板带来增量市场、域控制器使得车用PCB向HDI升级)、服务器(新平台升级需要更高层数的PCB板、更高等级的CCL、更低轮廓的铜箔)、封装基板(国产替代机会),建议关注长期创新及高成长方向。   投资建议与估值   重点看好公司:立讯精密、顺络电子、三环集团、瑞可达、沪电股份。   风险提示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不达预期,汽车智能化及电动化低于预期,疫情影响,行业去库存周期较长,价格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