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明年基建投资怎么看?-221225

上传日期:2022-12-26 18:12:57 / 研报作者:何亚轩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19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19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程龙戈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19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19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廖文强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19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杨涛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新财富双钻石分析师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22年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第5名
2022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2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金牌领队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建筑和工程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金牌领队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明年基建投资怎么看?-221225.pdf
大小:45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明年基建投资怎么看?-221225

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明年基建投资怎么看?-221225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明年基建投资怎么看?-221225(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明年基建投资怎么看?-221225(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明年基建投资怎么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基建投资仍需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不排除超预期可能。展望明年,经济整体有望走出谷底,但复苏基础仍不稳固。首先消费复苏进程存不确定性: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预计会影响居民外出意愿,此外过去几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预计消费信心重建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预计消费短期难以看到大幅反弹,复苏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其次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过去三年,出口是支撑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明年外需走弱,同时疫情短期可能冲击我国供应链体系,预计出口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因此考虑到消费与出口情况,投资仍需在经济修复中扮演重要作用。三大投资中,地产投资受今年购地及新开工大幅下滑影响,同时考虑到多数民营开发商明年仍处于修复资产负债表阶段,因此预计难有明显改善;制造业投资受出口走弱影响,预计会边际放缓;基建投资作为由政府主导的调控工具,仍需发挥“稳定器”作用,预计将保持较高强度,不排除在消费复苏缓慢、出口大幅走弱的情况下,稳增长政策加力,基建投资增长超预期的可能性。   项目层面:基建项目储备较为充裕。重大项目审批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今年以来截至10月,已审批核准9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87%,项目投资额也创近5年同期新高。国家重大项目主要由央国企承接,预计将推动相关企业新签订单明显加速。八大建筑央企2022年前三季度合计新签订单99517亿元,同比增长19.1%,单三季度新签28487亿元,同比增长20.6%,较Q2加速1.8个pct。当前央企在手订单充裕,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明年基建施工实物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资金层面: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再加力。专项债:今年专项债新增额度为3.65万亿元,基本在上半年发行完毕,四季度又发行5000多亿元以前年度结存限额,实际新增限额在4.15万亿元左右。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今年已发行专项债券的项目开工率达95%,已使用的专项债券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考虑到今年基数较高,且专项债存量较大,付息压力增加,预计明年专项债新增额度可能上升空间有限。以前年度结存限额目前仍有1万亿左右,预计明年弹性主要依靠这部分资金的释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预计明年地方隐性债务仍会受到严控,融资平台新增融资难以出现显著增长。政策性金融:根据发改委披露,今年两批共7399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6月1日国常会也宣布提升政策性金融贷款额度8000亿元,成为今年基建资金的重要新增来源,我们预计明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及政策性贷款规模会较今年继续明显提升,是决定明年基建投资弹性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中性假设下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6%,乐观情况下有望达到10%。中性假设:1)消费复苏较顺利,外需虽下滑,但幅度可控,基建需维持一定强度。2)专项债新增额度3.8万亿元,前三季度发行完毕。使用以往年度结存限额5000亿元,与今年持平,其中前三季度发行2000亿元,四季度发行3000亿元。(我们假设前三季度发行的专项债在当年使用完毕,第四季度发行的专项债在当年使用20%,专项债中75%的比例投向广义基建)。3)基建中与土地出让收入相关的资金与今年持平。4)新发行政策性金融工具9000亿元(已考虑杠杆效应),较今年增长1600亿元左右。4)根据以上假设,按照基建资金来源预测,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达6%。乐观假设:1)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外需下滑幅度较大,基建需继续保持较高增长。2)专项债新增额度4.0万亿元,前三季度发行完毕。使用以往年度结存限额8000亿元,比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前三季度发行5000亿,第四季度发行3000亿元。3)基建中与土地出让收入相关的资金较今年增长10%。4)新发行政策性金融工具10000亿元(已经考虑杠杆效应),较今年增长2600亿元左右。4)根据以上假设,按照基建资金来源预测,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达10%。   明年基建投资重点方向预计集中在:   1)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近期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后称《纲要》),其中提出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预计明年区域间的连接线建设、重点城市群的城际铁路网等方向将成为发力方向之一。   2)能源投资:在全球能源通胀及国际局势日益复杂背景下,我国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新旧能源建设预计将持续加码、新型电力系统将加速构建,展望明年在保障能源安全及稳增长等因素共同驱动下,预计我国能源基建投资将维持高景气。《纲要》明确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电源侧“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统筹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电网及用电侧“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3)粮食安全等安全投资: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预计高水平粮仓建设等保障粮食安全的投资也是重要方向之一。   投资建议:继续重点推荐三条主线:1)明年基建仍是扩内需重要抓手之一,基建投资有超预期可能,此外考虑到国企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积极探索新估值体系,以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催化,低估值央国企有望迎价值重估:重点推荐和关注低估值建筑央企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等;2)基建投资中能源投资有望保持高景气,重点推荐能源建设央企中国电建;优质成长民企龙头重点推荐微电网能效管理龙头安科瑞,配电网EPCO龙头苏文电能,供热节能龙头瑞纳智能;3)受益于政策加码估值修复、“剩者为王”的地产链龙头,重点推荐地产开发及施工央企龙头中国建筑、装饰龙头金螳螂、建工建材检测龙头建科股份、房建设计龙头华阳国际、铝模板龙头志特新材、第三方评估龙头深圳瑞捷。此外还推荐和关注受益于装配式快速发展,钢结构建造渗透率提升的鸿路钢构和利百特。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不达预期风险,应收账款减值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风险,基建投资测算假设不准确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