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LLDPE/PP年度报告:扩能周期延续,进口压力回归-221221

文本预览:
2023年中国聚烯烃需求将温和回升 2023年聚烯烃需求端的变化或较为复杂。在上半年可能会发生消费暂时回落之下,聚烯烃需求增长或将再度受到压制。随着感染高峰的过去和地产的温和修复,拖累聚烯烃需求增长的因素将在2023年下半年逐渐弱化,加之可能开启的补库周期,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聚烯烃需求增速将在5.5%左右。 2023年全球扩能周期延续 对于中国,PE和PP在2305合约上都有着明显的投产压力。但2023年下半年PE将进入投产的空窗期,而PP仍将维持较高的投产压力。对于海外,2023年海外PP新增产能所带来供应压力将与2022年持平,PE的供应压力将更进一步。 2023年中国聚烯烃净进口增速将由负转正 2023年中国与欧美经济周期反转之下,中国将有条件承接更多的海外聚烯烃过剩量,尤其是来自北美地区的PE供应增量。但在中国聚烯烃产能不断扩张、亚洲装置的低负荷之下,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PE和PP净进口增速分别为8%和3%。 2023年中国聚烯烃生产企业开工率或将继续承压 在油价仍将得到支撑、中国聚烯烃持续扩能的情况下,除CTO之外,2023年中国聚烯烃生产企业的利润和开工率或将继续维持在低位,产能利用率也将继续承压。预计2023年中国PP和PE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分别在84%和86%。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年LLDPE与PP将在7200-8700元/吨之间波动。节奏上,2023年上半年中国潜在的消费回落、欧美经济的衰退以及高产能投放将持续打压着聚烯烃的价格。随着中国PE产能投放的结束、中国经济逐渐的修复以及潜在补库周期的开启,PE价格或在下半年触底回升,但在北美PE的冲击下,价格或难有大幅的反弹。而下半年PP产能投放依旧迅猛,PP价格或长期承压。此外,建议关注L5-9反向套利策略以及多PG、空1.2*PP的套利策略。 风险提示 新增产能投放推迟,防疫措施反复,原油价格大涨。
展开>>
收起<<
《东证期货-LLDPE/PP年度报告:扩能周期延续,进口压力回归-221221(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LLDPE/PP年度报告:扩能周期延续,进口压力回归-221221(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证期货《LLDPE/PP年度报告:扩能周期延续,进口压力回归》研报附件原文摘录)2023年中国聚烯烃需求将温和回升 2023年聚烯烃需求端的变化或较为复杂。在上半年可能会发生消费暂时回落之下,聚烯烃需求增长或将再度受到压制。随着感染高峰的过去和地产的温和修复,拖累聚烯烃需求增长的因素将在2023年下半年逐渐弱化,加之可能开启的补库周期,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聚烯烃需求增速将在5.5%左右。 2023年全球扩能周期延续 对于中国,PE和PP在2305合约上都有着明显的投产压力。但2023年下半年PE将进入投产的空窗期,而PP仍将维持较高的投产压力。对于海外,2023年海外PP新增产能所带来供应压力将与2022年持平,PE的供应压力将更进一步。 2023年中国聚烯烃净进口增速将由负转正 2023年中国与欧美经济周期反转之下,中国将有条件承接更多的海外聚烯烃过剩量,尤其是来自北美地区的PE供应增量。但在中国聚烯烃产能不断扩张、亚洲装置的低负荷之下,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PE和PP净进口增速分别为8%和3%。 2023年中国聚烯烃生产企业开工率或将继续承压 在油价仍将得到支撑、中国聚烯烃持续扩能的情况下,除CTO之外,2023年中国聚烯烃生产企业的利润和开工率或将继续维持在低位,产能利用率也将继续承压。预计2023年中国PP和PE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分别在84%和86%。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年LLDPE与PP将在7200-8700元/吨之间波动。节奏上,2023年上半年中国潜在的消费回落、欧美经济的衰退以及高产能投放将持续打压着聚烯烃的价格。随着中国PE产能投放的结束、中国经济逐渐的修复以及潜在补库周期的开启,PE价格或在下半年触底回升,但在北美PE的冲击下,价格或难有大幅的反弹。而下半年PP产能投放依旧迅猛,PP价格或长期承压。此外,建议关注L5-9反向套利策略以及多PG、空1.2*PP的套利策略。 风险提示 新增产能投放推迟,防疫措施反复,原油价格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