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展望:信用篇-221221

上传日期:2022-12-22 13:43:36 / 研报作者:钟正生张璐常艺馨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展望:信用篇-221221.pdf
大小:1.6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展望:信用篇-221221

平安证券-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展望:信用篇-221221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展望:信用篇-22122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展望:信用篇-22122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展望:信用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2年我国“稳信用”整体面临较大挑战,社融增速一波三折。展望2023年,“稳信用”将面临怎样的政策环境?从总量出发,如何判断“稳信用”的趋向?从结构出发,中长期贷款投放有无持续性,房地产贷款的“堵点”能否打通?   平安观点:   2022年下半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同比缩量。主因政府债和企业债融资对社融的支撑趋弱,但表内信贷平稳,表外融资对社融的支撑增强。信贷结构上,企业中长期贷款亮眼,但房贷对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拖累依然突出。   “稳信用”政策环境展望:一方面,货币宽松有望维持。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2023年美联储加息的外溢效应减弱,国内核心CPI维持低位,有利于国内货币政策发力。外需环境越发严峻,经济运行于潜在增速以下,货币政策有必要再加码,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另一方面,结构性再贷款工具或加速投放。展望2023年,预计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为代表的阶段性工具可能逐步退出,而符合中长期方向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额度余量较高、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尚未到期,或进一步延期、优化支持和使用方向,这两项工具有望带动人民币贷款多增6000-7000亿元。   “稳信用”结构三问:一问:制造业贷款还有多大潜力?制造业贷款是金融政策的重点支持方向。其潜力在于,制造业贷款在企业贷款中占比相比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低近15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国内经济复苏带动制造业贷款需求回暖,政策延续强力支持,制造业贷款的中长期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支撑制造业在企业贷款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二问:基建贷款投放后劲如何看?2022年,除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的发行和投放外,调增的政策性银行贷款、新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是基建投资发力的重要引擎。往后看,基建项目经资本金补充后,具备开工落地条件,其配套融资也将陆续跟进,有望对信贷形成持续的支撑。预计2022年已投放的两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拉动配套国内贷款约1.4-2.25万亿,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年均贡献约5000-9000亿元。三问:房地产相关贷款能否企稳?房地产企业方面,央行银保监会16条或标志着政策思路转向“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后续房地产企业融资的规模和渠道有望迎来改善。个人住房贷款方面,2022年受地产销售下滑、房贷提前偿还的拖累,2023年二季度有望迎来同比意义上的好转;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预计2023年的房贷增量与商品房销售的缺口缩窄,弱势恢复至2021年的5成左右。   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展望:预计新增社融36万亿,年末增速约10.3%(持平或略高于2022年末)。预计2023年的名义GDP增速持平或略高于2022年,从而社融增速的“稳”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弱。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