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强预期冲击后的配置和交易行情判断-221219

上传日期:2022-12-21 18:27:13 / 研报作者:高宇汪梦涵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强预期冲击后的配置和交易行情判断-221219.pdf
大小:2.9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强预期冲击后的配置和交易行情判断-221219

浙商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强预期冲击后的配置和交易行情判断-221219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强预期冲击后的配置和交易行情判断-221219(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强预期冲击后的配置和交易行情判断-221219(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固收专题报告:强预期冲击后的配置和交易行情判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在讨论纯债组合时,我们按照仓位可分为利率、信用两种,按照久期长短,参照锚可以设定为短久期的存单(1Y及以下),中短久期的信用(1-7Y),长久期的无风险利率(7-30Y)。最近债市收益率大幅调整,上述券种表现各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稳定货币政策的信号下,我们对纯债组合策略的短期的配置和交易进行再思考。   行情一下的思考:为何同存和资金利率之间出现背离,目前存单配置价值如何?   行情二下的思考:信用估值上行时如何应对,背后对应何种底仓券种选择思路?   行情三下的思考:无风险利率变动逻辑和判定,后续主导因素演变及上行终局?   行情一:同存和资金利率之间出现背离   资金利率是同业存单利率定价锚,两者同向变动,背后有两大逻辑支撑:①利率期限结构理论;②资金利率是狭义流动性松紧的量化表现,而狭义流动性决定了同业存单供需双方的意愿。   但过去部分时间同业存单和利率也发生过背离现象,主要发生在2019年前后,梳理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①金融同业风险事件,导致同业存单利率抬升,但央行呵护资金面导致资金利率继续下行;②央行政策指导同业存单利率下行,但新一轮猪周期和汇率贬值等压力导致资金利率呈现边际收敛格局;③资金利率边际收紧带动同存利率上行,央行降息催动资金利率快速下行。   当前资金利率和同业存单之间背离和历史上并不可比,本次主因理财负反馈和央行呵护资金面所致,长期不可持续,当下一年期同业存单已具配置价值。   行情二:信用估值上行和券种特征表现   本轮赎回潮时长和信用调整幅度均处于历史高位,从券种表现来看,高等级信用债相对于其他信用品种调整幅度相对较小,防御性更佳。①历史上共有7次赎回潮,引发本轮赎回潮本质是强预期下的债市快速调整,边际叠加“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完成度提升、资产配置天平倾斜于权益、年末机构落袋为安心态”三大影响因素,持续时长和信用估值调整在历史上处于高位;②从信用特征在赎回潮中的估值表现来看,短久期、高等级的信用债调整幅度明显小于长久期、低等级信用债,展现了更好的防御性,背后动因或和买盘的偏好相关。   展望后续,赎回压力或边际缓解,部分信用品种配置时机已至。近期央行分别通过降准、加量续做MLF以及监管指导对市场进行维稳,参照历史,理财赎回潮或逐步进入尾声,具体拐点可参见同存/银行二永估值稳定性、理财卖出债券规模等数量指标。在此背景下,部分信用品种或迎来配置时机,具体来看:①1-3Y的高等级中短票和3-5Y的银行二永配置价值已现;②弱资质、长久期的产业债及城投债不建议过度下沉,尚未进入调整尾声。   行情三:10Y利率短多长空   以10Y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债短多长空逻辑继续,明年高点或达3.15%附近。①在年度策略展望中,我们提出2.9%是10Y国债的第一个震荡触发点,当下10Y国债主导因素切换为经济修复预期逻辑;②短多逻辑一:赎回后的资金对于利率配置需求更为旺盛;③短多逻辑二:预期消化后利率仍需回归基本面定价逻辑,资金催动利率有下行空间;④长空逻辑:以MLF1Y作为锚,经济修复和流动性共振下10Y国债高点或达3.15%附近。   基于三大行情的纯债组合策略再思考   利率仓位上,我们提示3-5Y国债的配置机会和10Y国债的博弈机会。前述我们分析过,10Y国债后阶段将进入短多长空逻辑,因此建议交易盘适度博弈三点(政策预期回归现实修复、可能的货币宽松以及银行自营配置盘进入等)。配置角度上,后续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在政策合力,经济修复逻辑下仍有上行压力,届时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修复。对标期限利差分位数,建议关注“进可攻,退可守”的3-5Y利率债配置价值,按照越跌越买策略逐步建仓操作。   信用仓位上,建议关注“1Y同存、1-3Y中票为主,3-5Y银行二永为辅”的配置机会。前述已经分析过,银行理财赎回潮在央行介入、流动性投放背景下有所缓释,但净值化压力下债券估值实现真正平稳才是结束赎回潮的“关键钥匙”。站在当下,后续信用估值仍有调整压力。从调整幅度和比价优势来看,目前1Y同存、1-3Y中票、3-5Y银行二永初步具有配置价值,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以同样参照“越跌越买”策略逐步建仓进行配置。对于负债端不稳定的机构而言,年内最后胜负手在于回撤控制能力,不建议仓位大幅变动,可适度交易博弈部分券种的超调机会。   风险提示   历史规律不足以提炼为未来投资建议;经济修复超预期;政策放松节奏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