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银国际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221217

文本预览:
经济师姚少华博士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宏观解读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李强作总结讲话。 会议首先肯定了2022年整体经济工作,但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在疫情冲击和房地产疲弱拖累下,2022年前3季GDP增速仅为3.0%,进入第4季,疫情又出现反复,外需开始回落,加上房地产行业整体仍下行,不过逆周期调节政策积极应对,先后出台33项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19项接续政策,11月房企融资“三箭齐发”。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GDP增速在3.0%左右。 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可看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稳增长,通过疫情防控的显着优化、宏观政策的支持以及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来实现经济回升。促消费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的重点,除了会议里提到的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和养老服务等消费外,我们认为重点工作可能还包括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向特定群体发放更大规模的消费券等。促进消费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居民收入,而提高收入首要的是增加就业。会议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子。为增加就业,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虽然本次会议未明确给出202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我们预计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上GDP增速目标或设定在5.0%左右。 会议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进行了定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我们预期2023年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减税降费、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以及部分支持基建投资的政策。对受疫情重创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土地市场的显着降温将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压力。
展开>>
收起<<
《农银国际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221217(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银国际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221217(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农银国际证券《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经济师姚少华博士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宏观解读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李强作总结讲话。 会议首先肯定了2022年整体经济工作,但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在疫情冲击和房地产疲弱拖累下,2022年前3季GDP增速仅为3.0%,进入第4季,疫情又出现反复,外需开始回落,加上房地产行业整体仍下行,不过逆周期调节政策积极应对,先后出台33项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19项接续政策,11月房企融资“三箭齐发”。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GDP增速在3.0%左右。 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可看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稳增长,通过疫情防控的显着优化、宏观政策的支持以及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来实现经济回升。促消费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的重点,除了会议里提到的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和养老服务等消费外,我们认为重点工作可能还包括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向特定群体发放更大规模的消费券等。促进消费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居民收入,而提高收入首要的是增加就业。会议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子。为增加就业,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虽然本次会议未明确给出202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我们预计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上GDP增速目标或设定在5.0%左右。 会议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进行了定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我们预期2023年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减税降费、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以及部分支持基建投资的政策。对受疫情重创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土地市场的显着降温将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