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核:不折腾,全力搞经济-221218

文本预览:
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如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方向重于小细节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的是把握大方向。具体政策操作细节,例如来年经济增速目标取向、财政赤字率等细节信息,本就无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获知,无需过度解读细节。增长目标、财政赤字等政策实操细节,可以等到两会做进一步观察。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亮点?提振发展信心 回溯过去十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政策取向都会根据经济形势有新的调整,但基本符合一个规律,政策取向总是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取舍平衡。 有些年份,政策重心更向调结构倾斜,例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是“房住不炒”及“三去一降一补”;2017年主题词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和”破、立、降”;2020年主题词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和“强化反垄断”。 有些年份,政策重心更向稳增长倾斜,例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词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及“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放在“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上,这一表述过去十年从未出现。预计2023年政策将围绕这一主线密集推出,呈典型的稳增长取向。 如何全力搞经济?会议给出四大政策选择。 (一)放在第一位的是“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2023年消费改善可以期待三块领域发力——地产(住房改善)、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服务消费(养老服务)。 (二)重大项目投资扩张,也属于内需支撑。符合“十四五”重大工程的基建项目或在明年提速,而这些项目资金来源依靠政策性金融工具。 (三)国家安全自主可控领域,预计2023年政策将对此有倾斜。具体领域有四块,重点产业链、新型能源体系、重点科技领域、粮食安全。 (四)吸引并利用外资。三大亮点以吸引外资流入,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融入CPTPP。 对往年发展相对受抑部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明确信号“不折腾”。 对于平台经济:“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对于房地产:“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于民营企业:“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如何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蕴含的投资机会? 看好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及信心修复(toC),主要指向消费、地产两大领域。 看好政府主导投资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toG),主要指向中央政府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投资以及国家安全自主可控领域。 看好困境反转机会,例如与平台经济相关的互联网领域。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旨在提振信心,修复增长动能,一旦政策效果兑现在实际数据端,则将带来居民风险偏好修复,超额流动性从银行存款这一安全资产走出,走向风险资产,银行间利率上行。届时利率上行敏感资产迎来机会。 风险提示:地产政策不及预期;美国地缘政治风险;疫情扩散超预期。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核:不折腾,全力搞经济-221218(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核:不折腾,全力搞经济-221218(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核:不折腾,全力搞经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如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方向重于小细节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的是把握大方向。具体政策操作细节,例如来年经济增速目标取向、财政赤字率等细节信息,本就无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获知,无需过度解读细节。增长目标、财政赤字等政策实操细节,可以等到两会做进一步观察。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亮点?提振发展信心 回溯过去十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政策取向都会根据经济形势有新的调整,但基本符合一个规律,政策取向总是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取舍平衡。 有些年份,政策重心更向调结构倾斜,例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是“房住不炒”及“三去一降一补”;2017年主题词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和”破、立、降”;2020年主题词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和“强化反垄断”。 有些年份,政策重心更向稳增长倾斜,例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词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及“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放在“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上,这一表述过去十年从未出现。预计2023年政策将围绕这一主线密集推出,呈典型的稳增长取向。 如何全力搞经济?会议给出四大政策选择。 (一)放在第一位的是“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2023年消费改善可以期待三块领域发力——地产(住房改善)、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服务消费(养老服务)。 (二)重大项目投资扩张,也属于内需支撑。符合“十四五”重大工程的基建项目或在明年提速,而这些项目资金来源依靠政策性金融工具。 (三)国家安全自主可控领域,预计2023年政策将对此有倾斜。具体领域有四块,重点产业链、新型能源体系、重点科技领域、粮食安全。 (四)吸引并利用外资。三大亮点以吸引外资流入,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融入CPTPP。 对往年发展相对受抑部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明确信号“不折腾”。 对于平台经济:“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对于房地产:“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于民营企业:“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如何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蕴含的投资机会? 看好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及信心修复(toC),主要指向消费、地产两大领域。 看好政府主导投资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toG),主要指向中央政府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投资以及国家安全自主可控领域。 看好困境反转机会,例如与平台经济相关的互联网领域。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旨在提振信心,修复增长动能,一旦政策效果兑现在实际数据端,则将带来居民风险偏好修复,超额流动性从银行存款这一安全资产走出,走向风险资产,银行间利率上行。届时利率上行敏感资产迎来机会。 风险提示:地产政策不及预期;美国地缘政治风险;疫情扩散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