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策略周报:短期扰动不改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221218

文本预览:
市场观点:短期扰动不改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 政治局会议后,对政策力度预期有所收敛,市场维持震荡或小幅微跌;防疫优化措施力度速度不减,叠加扩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出台,消费表现阶段性占优。展望后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中性偏积极,整体符合市场预期,有助于提升市场中期风险偏好,在突出稳增长基调下,2023年一季度新增社融信贷有望迎来爆发,同时年初降准降息可期,A股延续当前反弹格局并有望接续跨年春季躁动行情。一方面,内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性偏积极定调,外部美联储加息终端利率预期难以持续提升;二方面,11月经济二次探底,但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增长有望逐步走出底部,明年Q1经济有望改善;三方面,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靠前发力、精准发力,降准降息年初可期。配置上:其一疫情优化不断,各地逐步迎来高峰,检测和用药需求保持旺盛,继续看好中药、医疗设备、医药商业、抗原检测等,受益消费场景修复,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品亦有机会;其二稳增长更受重视,基建发挥托底作用,关注传统基建如水泥、玻璃,和5G新基建相关通信服务商等;其三成长风格中新能源赛道中期仍具备业绩优势,配置价值更突出,同时信创和自主可控关注催化剂的出现。 内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增长,外部加息二阶拐点确认,终端利率提升预期难以持久,市场风险偏好仍具备提升条件。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中央政治局会议主要定调,整体中性略偏积极。二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官员鹰派表态引发了市场对加息终端利率预期提高的市场抑制,但这种预期难以持续。市场短期小幅波动或调整不会改变反弹大格局和跨年躁动行情的演绎。 稳增长释放更积极信号,静待防疫政策优化对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11月经济数据二次探底,但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增长将逐步走出底部,明年Q1经济有望迎来改善。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靠前发力、精准发力,降准降息年初可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贯穿全年。12月超额续作MLF,一是意味着短期资金价格上升阶段已过去;二是维护中长端利率价格稳定。预计跨年及税期扰动下短端利率将在当前水平震荡,经济未坚实复苏前长端利率上限仍在2.95%。 配置:医药、消费品行情有望延续,地产关注龙头,短期还可关注稳增长基建,中期新能源性价比更高仍可为 1)如何看待医药行情的持续性?目前正处第一波疫情高峰期,尚且局限于北京、广州等高线城市和成都等部分二线,尚未显著扩散至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因此对医药而言,新冠疫情感染的全国高峰远未到来,用药、购药和检测需求仍将延续旺盛。今冬的新冠疫情才刚刚开始,随着疫情高峰逐渐到来,医药行情仍有望持续表现,因此无论是短期还是立足春季躁动行情的中期,医药都值得关注。 2)如何看待“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对龙头房企而言,业内并购重组和改善自身资产负债表都有利于催化龙头房企a行情。但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更加凸显底线思维和风险防范,此前已经演绎过的政策修复行情,在当下地产基本面难以快速接续的限制下,地产指数层面不具备全面上涨的动力。 3)当前建议如何配置?关注三条主线: ①冬季疫情全国高峰未至,短期和中期都继续看好中药、医疗设备、医药商业、抗原检测,以及受益消费场景修复,以白酒为代表消费品亦有机会。 ②年末关注稳增长政策接续,短期可关注传统基建如上游水泥、玻璃等,以及5G新基建相关。 ③立足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中期仍具备业绩优势,成长风格中新能源赛道仍值得配置,当前性价比更高,信创和自主可控关注催化剂出现。 风险提示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发展超预期;国内经济预测存在偏差;国内政策收紧超预期;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等。
展开>>
收起<<
《华安证券-策略周报:短期扰动不改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221218(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策略周报:短期扰动不改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221218(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策略周报:短期扰动不改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市场观点:短期扰动不改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 政治局会议后,对政策力度预期有所收敛,市场维持震荡或小幅微跌;防疫优化措施力度速度不减,叠加扩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出台,消费表现阶段性占优。展望后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中性偏积极,整体符合市场预期,有助于提升市场中期风险偏好,在突出稳增长基调下,2023年一季度新增社融信贷有望迎来爆发,同时年初降准降息可期,A股延续当前反弹格局并有望接续跨年春季躁动行情。一方面,内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性偏积极定调,外部美联储加息终端利率预期难以持续提升;二方面,11月经济二次探底,但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增长有望逐步走出底部,明年Q1经济有望改善;三方面,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靠前发力、精准发力,降准降息年初可期。配置上:其一疫情优化不断,各地逐步迎来高峰,检测和用药需求保持旺盛,继续看好中药、医疗设备、医药商业、抗原检测等,受益消费场景修复,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品亦有机会;其二稳增长更受重视,基建发挥托底作用,关注传统基建如水泥、玻璃,和5G新基建相关通信服务商等;其三成长风格中新能源赛道中期仍具备业绩优势,配置价值更突出,同时信创和自主可控关注催化剂的出现。 内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增长,外部加息二阶拐点确认,终端利率提升预期难以持久,市场风险偏好仍具备提升条件。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中央政治局会议主要定调,整体中性略偏积极。二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官员鹰派表态引发了市场对加息终端利率预期提高的市场抑制,但这种预期难以持续。市场短期小幅波动或调整不会改变反弹大格局和跨年躁动行情的演绎。 稳增长释放更积极信号,静待防疫政策优化对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11月经济数据二次探底,但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增长将逐步走出底部,明年Q1经济有望迎来改善。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靠前发力、精准发力,降准降息年初可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贯穿全年。12月超额续作MLF,一是意味着短期资金价格上升阶段已过去;二是维护中长端利率价格稳定。预计跨年及税期扰动下短端利率将在当前水平震荡,经济未坚实复苏前长端利率上限仍在2.95%。 配置:医药、消费品行情有望延续,地产关注龙头,短期还可关注稳增长基建,中期新能源性价比更高仍可为 1)如何看待医药行情的持续性?目前正处第一波疫情高峰期,尚且局限于北京、广州等高线城市和成都等部分二线,尚未显著扩散至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因此对医药而言,新冠疫情感染的全国高峰远未到来,用药、购药和检测需求仍将延续旺盛。今冬的新冠疫情才刚刚开始,随着疫情高峰逐渐到来,医药行情仍有望持续表现,因此无论是短期还是立足春季躁动行情的中期,医药都值得关注。 2)如何看待“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对龙头房企而言,业内并购重组和改善自身资产负债表都有利于催化龙头房企a行情。但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更加凸显底线思维和风险防范,此前已经演绎过的政策修复行情,在当下地产基本面难以快速接续的限制下,地产指数层面不具备全面上涨的动力。 3)当前建议如何配置?关注三条主线: ①冬季疫情全国高峰未至,短期和中期都继续看好中药、医疗设备、医药商业、抗原检测,以及受益消费场景修复,以白酒为代表消费品亦有机会。 ②年末关注稳增长政策接续,短期可关注传统基建如上游水泥、玻璃等,以及5G新基建相关。 ③立足当前反弹格局和春季躁动行情,中期仍具备业绩优势,成长风格中新能源赛道仍值得配置,当前性价比更高,信创和自主可控关注催化剂出现。 风险提示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发展超预期;国内经济预测存在偏差;国内政策收紧超预期;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