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银行行业周报:稳增长基调不变,继续看好板块修复行情-221218

文本预览:
一、政策支持大方向明确,预计未来稳增长将继续加码,板块修复行情有望贯穿2023全年。当前环境一定程度上类似2014年末,虽然经济仍在探底,但板块极低估值(板块PB仅0.50x)+极低持仓,龙头银行估值也多处历史底部,已充分反映了市场前期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地产托底及疫情管控优化政策落地,已带来经济企稳反转、逐步修复的预期。具体来看: 1、政策导向上,“稳增长”或依旧为2023年主要方向。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或将继续是重心。近期银保监会、财政部等各部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或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预计未来货币、财政、基建、地产、消费、民生等各领域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持续支撑2023年的经济复苏,催化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若未来稳增长政策力度将继续加码,将有利于提升对2023年经济均衡增长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利好银行股2023年基本面改善预期、以及继续催化估值修复。 2、扩大内需有望持续得到政策支持。若2023年疫情管控优化、扩大内需的效果能得到体现,有望刺激国内消费恢复,带动经济预期层面的修复,利好银行的零售贷款投放及资产质量,而居民收入预期若能提升则可进一步催化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的恢复。 3、财政及货币政策或会保持较高的支持力度。 1、财政政策方面:近期财政部副部长在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主要表现在:1)“加力”:A)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推动财力下沉;B)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及用做资本金范围,今明两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C)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2)“提效”:A)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B)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机构;C)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 2、货币政策方面:近期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货币政策的“总量要够(既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结构要准(即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此外投资方面,下半年以来政策性金融持续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预计政策性开发性工具、PSL等一系列工具还将发挥重要支持作用。 展望2023年,货币及财政政策或有望持续托底经济,支撑银行贷款等融资需求,持续利好相关投资、信贷需求与资产质量。 4、房地产“维稳”政策或将延续。对于银行而言,房地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资产质量与业务需求。1)资产质量层面:今年初以来,“保交楼”、“维护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等组合拳政策持续推进,预计缓解房企流动性问题将持续推进,未来银行地产相关资产质量的边际风险、报表压力等有望缓解,进一步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2)需求层面: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政策不断落地。后续需继续关注“因城施策”进一步落地的效果,以及未来地产成交、销售何时能够回暖,这也将直接支持银行信贷投放、业务扩张。 银行板块观点:政策支持大方向明确,预计未来稳增长将继续加码,板块修复行情有望贯穿2023全年。当前环境一定程度上类似2014年末,虽然经济仍在探底,但板块极低估值(板块PB仅0.50x)+极低持仓,龙头银行估值也多处历史底部,已充分反映了市场前期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地产托底及疫情优化政策落地,已带来经济企稳反转、逐步修复的预期,同时各项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落地,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打开板块的修复空间。 进一步,若经济于2023下半年开始实质性改善,且如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言出现通胀预期的时候,流动性边际收紧利好银行的息差、业绩,在投资风格上也对银行股较为有利。此外,市场对于2023Q1为业绩低点已充分预期(贷款重定价因素导致),我们测算此后业绩增速有望逐步企稳,2023全年或恢复至3.5%左右的营收增速、4.3%左右的利润增速。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经济修复、通胀预期出现+银行业绩同步回升,银行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回升的“戴维斯双击”。 个股方面,推荐“宁波+组合”: 1)首推:宁波银行。当前2023PB仅1.16x,2019-2021年估值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均为1.6x左右,性价比高,有修复空间。而作为银行股的龙头,其估值提升,方可打开板块整体的空间。从基本面角度看,其经营环境、业绩均有望改善:A、规模有望保持2022年快速增长节奏;B、息差率先触底,未来有望稳定甚至小幅提升;C、资产质量稳定,地产相关风险敞口较小;D、未来若资本市场回暖,代销业务可快速上量,中收增速将回升。 2)地产政策刺激、疫情管控优化后的消费复苏,优质国股行具有修复潜力与弹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等)。 3)综合考虑再融资诉求及转股空间、资产质量、业绩释放能力等因素,可考虑优质中小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等)。 具体内容详见我们的年度报告《行情或贯穿全年,个股推荐“宁波+”组合—银行2023年度策略》。 二、重点数据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8134.49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632.72亿元。 2)两融:余额1.57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27%。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70.15亿,环比上周减少330.62亿。12月以来共计发行992.27亿,同比减少839.79亿。其中股票型33.74亿,同比减少142.27亿;混合型64.73亿,同比减少459.70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3566.2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359.5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3.82万亿元,相比11月末增加582.0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66%,环比上周增加22bps;12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52%,较11月增加25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03%,环比上周减少9bps,12月平均利率为1.10%,环比11月减少16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18%,环比上周减少9bps,12月平均利率为1.25%,环比11月减少16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88%,环比上周减少1bp。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未新发行专项债,环比上周减少26.10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4.03万亿,2022年全年地方专项债预算为3.65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疫情超预期扩散,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银行行业周报:稳增长基调不变,继续看好板块修复行情-221218(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银行行业周报:稳增长基调不变,继续看好板块修复行情-221218(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银行行业周报:稳增长基调不变,继续看好板块修复行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一、政策支持大方向明确,预计未来稳增长将继续加码,板块修复行情有望贯穿2023全年。当前环境一定程度上类似2014年末,虽然经济仍在探底,但板块极低估值(板块PB仅0.50x)+极低持仓,龙头银行估值也多处历史底部,已充分反映了市场前期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地产托底及疫情管控优化政策落地,已带来经济企稳反转、逐步修复的预期。具体来看: 1、政策导向上,“稳增长”或依旧为2023年主要方向。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或将继续是重心。近期银保监会、财政部等各部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或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预计未来货币、财政、基建、地产、消费、民生等各领域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持续支撑2023年的经济复苏,催化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若未来稳增长政策力度将继续加码,将有利于提升对2023年经济均衡增长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利好银行股2023年基本面改善预期、以及继续催化估值修复。 2、扩大内需有望持续得到政策支持。若2023年疫情管控优化、扩大内需的效果能得到体现,有望刺激国内消费恢复,带动经济预期层面的修复,利好银行的零售贷款投放及资产质量,而居民收入预期若能提升则可进一步催化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的恢复。 3、财政及货币政策或会保持较高的支持力度。 1、财政政策方面:近期财政部副部长在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主要表现在:1)“加力”:A)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推动财力下沉;B)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及用做资本金范围,今明两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C)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2)“提效”:A)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B)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机构;C)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 2、货币政策方面:近期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货币政策的“总量要够(既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结构要准(即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此外投资方面,下半年以来政策性金融持续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预计政策性开发性工具、PSL等一系列工具还将发挥重要支持作用。 展望2023年,货币及财政政策或有望持续托底经济,支撑银行贷款等融资需求,持续利好相关投资、信贷需求与资产质量。 4、房地产“维稳”政策或将延续。对于银行而言,房地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资产质量与业务需求。1)资产质量层面:今年初以来,“保交楼”、“维护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等组合拳政策持续推进,预计缓解房企流动性问题将持续推进,未来银行地产相关资产质量的边际风险、报表压力等有望缓解,进一步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2)需求层面: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政策不断落地。后续需继续关注“因城施策”进一步落地的效果,以及未来地产成交、销售何时能够回暖,这也将直接支持银行信贷投放、业务扩张。 银行板块观点:政策支持大方向明确,预计未来稳增长将继续加码,板块修复行情有望贯穿2023全年。当前环境一定程度上类似2014年末,虽然经济仍在探底,但板块极低估值(板块PB仅0.50x)+极低持仓,龙头银行估值也多处历史底部,已充分反映了市场前期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地产托底及疫情优化政策落地,已带来经济企稳反转、逐步修复的预期,同时各项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落地,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打开板块的修复空间。 进一步,若经济于2023下半年开始实质性改善,且如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言出现通胀预期的时候,流动性边际收紧利好银行的息差、业绩,在投资风格上也对银行股较为有利。此外,市场对于2023Q1为业绩低点已充分预期(贷款重定价因素导致),我们测算此后业绩增速有望逐步企稳,2023全年或恢复至3.5%左右的营收增速、4.3%左右的利润增速。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经济修复、通胀预期出现+银行业绩同步回升,银行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回升的“戴维斯双击”。 个股方面,推荐“宁波+组合”: 1)首推:宁波银行。当前2023PB仅1.16x,2019-2021年估值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均为1.6x左右,性价比高,有修复空间。而作为银行股的龙头,其估值提升,方可打开板块整体的空间。从基本面角度看,其经营环境、业绩均有望改善:A、规模有望保持2022年快速增长节奏;B、息差率先触底,未来有望稳定甚至小幅提升;C、资产质量稳定,地产相关风险敞口较小;D、未来若资本市场回暖,代销业务可快速上量,中收增速将回升。 2)地产政策刺激、疫情管控优化后的消费复苏,优质国股行具有修复潜力与弹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等)。 3)综合考虑再融资诉求及转股空间、资产质量、业绩释放能力等因素,可考虑优质中小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等)。 具体内容详见我们的年度报告《行情或贯穿全年,个股推荐“宁波+”组合—银行2023年度策略》。 二、重点数据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8134.49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632.72亿元。 2)两融:余额1.57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27%。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70.15亿,环比上周减少330.62亿。12月以来共计发行992.27亿,同比减少839.79亿。其中股票型33.74亿,同比减少142.27亿;混合型64.73亿,同比减少459.70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3566.2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359.5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3.82万亿元,相比11月末增加582.0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66%,环比上周增加22bps;12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52%,较11月增加25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03%,环比上周减少9bps,12月平均利率为1.10%,环比11月减少16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18%,环比上周减少9bps,12月平均利率为1.25%,环比11月减少16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88%,环比上周减少1bp。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未新发行专项债,环比上周减少26.10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4.03万亿,2022年全年地方专项债预算为3.65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疫情超预期扩散,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