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2022年11月中国经济数据评论:基建挑大梁-221215

文本预览:
事件: 2022 年 12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2022 年 11 月中国主要经济数据。 核心摘要: 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创新低。季调后 2022 年 11 月工业增加值环比-0.31%,是 2012 年公布数据以来同期首次环比负增,疫情和终端需求不足是主因。11 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快速放缓至2.0%,是 2018 年 9 月公布数据以来的最低值,出口走弱是其主因。出口下行压力进一步彰显,叠加疫情下明年春节返乡潮可能提前来临,12 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可能进一步回落,进而拖累工业增加值总体。 二、基建挑大梁。11 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从前值 5.0%跌至 0.8%,创年内新低。除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以外的其它投资,当月同比从 10 月的 9.5%大幅下降至-6.2%,对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放缓的贡献率达 74%,其增速放缓可能与教育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趋缓、防疫优化后部分医疗设施停建有关。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速逆势回升,主要推动力是专项债结存限额资金的使用,这也体现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的高增长上。房地产相关指标全线走弱,除疫情压制外,也同各类稳地产政策奏效需要时间有关。随着疫情脉冲式影响趋弱,以及民营房企融资难边际好转,“保交楼”要求下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拖累或将趋弱。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延续回落,和上月相比,已公布数据的 13 个制造业子行业 11 月投资当月同比波动较大。制造业投资大概率已经过了景气高点,原因包括出口下行压力已明显体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低位等。稳定制造业投资对于 2023 年有效扩大内需至关重要,政策有必要继续发力。 三,消费再走弱。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跌幅继续扩大,尽管防疫政策优化,但居民自发减少外出消费和跨区域流动。限额以上批零中,11 月除居家办公相关的家具类商品和文化办公用品的销售额同比跌幅收窄外,其余商品的售额增速均放缓。中西药品、粮油食品这两个必需品类的当月销售额同比为正,汽车类零售额时隔 5 个月同比转负,地产后周期消费品的零售额在各行业中增速靠后。 四,11月中国经济延续弱势,压制因素包括疫情冲击、外需走弱和房企融资政策松绑见效需要时间等,高频数据显示 12 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可能进一步回落。不过,因防疫政策调整、经济向常态化回归进程较快,在经历“脉冲式”冲击后,中国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将更加牢固。
展开>>
收起<<
《平安证券-2022年11月中国经济数据评论:基建挑大梁-22121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2022年11月中国经济数据评论:基建挑大梁-221215(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2022年11月中国经济数据评论:基建挑大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2022 年 12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2022 年 11 月中国主要经济数据。 核心摘要: 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创新低。季调后 2022 年 11 月工业增加值环比-0.31%,是 2012 年公布数据以来同期首次环比负增,疫情和终端需求不足是主因。11 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快速放缓至2.0%,是 2018 年 9 月公布数据以来的最低值,出口走弱是其主因。出口下行压力进一步彰显,叠加疫情下明年春节返乡潮可能提前来临,12 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可能进一步回落,进而拖累工业增加值总体。 二、基建挑大梁。11 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从前值 5.0%跌至 0.8%,创年内新低。除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以外的其它投资,当月同比从 10 月的 9.5%大幅下降至-6.2%,对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放缓的贡献率达 74%,其增速放缓可能与教育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趋缓、防疫优化后部分医疗设施停建有关。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速逆势回升,主要推动力是专项债结存限额资金的使用,这也体现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的高增长上。房地产相关指标全线走弱,除疫情压制外,也同各类稳地产政策奏效需要时间有关。随着疫情脉冲式影响趋弱,以及民营房企融资难边际好转,“保交楼”要求下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拖累或将趋弱。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延续回落,和上月相比,已公布数据的 13 个制造业子行业 11 月投资当月同比波动较大。制造业投资大概率已经过了景气高点,原因包括出口下行压力已明显体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低位等。稳定制造业投资对于 2023 年有效扩大内需至关重要,政策有必要继续发力。 三,消费再走弱。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跌幅继续扩大,尽管防疫政策优化,但居民自发减少外出消费和跨区域流动。限额以上批零中,11 月除居家办公相关的家具类商品和文化办公用品的销售额同比跌幅收窄外,其余商品的售额增速均放缓。中西药品、粮油食品这两个必需品类的当月销售额同比为正,汽车类零售额时隔 5 个月同比转负,地产后周期消费品的零售额在各行业中增速靠后。 四,11月中国经济延续弱势,压制因素包括疫情冲击、外需走弱和房企融资政策松绑见效需要时间等,高频数据显示 12 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可能进一步回落。不过,因防疫政策调整、经济向常态化回归进程较快,在经历“脉冲式”冲击后,中国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将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