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太平洋-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东富龙新老业务板块共发力,有效削弱销售周期性-221210

上传日期:2022-12-12 14:16:13 / 研报作者:盛丽华何展聪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太平洋-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东富龙新老业务板块共发力,有效削弱销售周期性-221210.pdf
大小:2.2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太平洋-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东富龙新老业务板块共发力,有效削弱销售周期性-221210

太平洋-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东富龙新老业务板块共发力,有效削弱销售周期性-221210
文本预览:

《太平洋-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东富龙新老业务板块共发力,有效削弱销售周期性-221210(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东富龙新老业务板块共发力,有效削弱销售周期性-221210(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东富龙新老业务板块共发力,有效削弱销售周期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我们讨论制药装备板块中东富龙的投资逻辑。   收入及业绩周期性减弱,生物工程、 CGT、耗材等高毛利板块收入占比迈上新台阶:   受益于国内制药工业的高速增长和新版 GMP 执行的推动,公司在2007-2015 年保持收入和业绩持续增长;在 2016 年随着国内制药工业增速放缓、新版 GMP 认证高峰结束,公司的收入和业绩有所回落;在 2017、 2018 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加大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的布局和投入,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检验中大量的相应支出计入公司当期成本及费用,致使在当期收入增长而利润有所下滑;从 2019 年至2022 年前三季度,在不断推出新品、新冠疫苗相关订单的驱动下公司实现了收入和业绩同时增长。   按业务板块来看,在 2016-2018 年冻干系统设备和冻干机是公司最主要的两类业务,合计收入占比为 60%、 54%、 48%,合计毛利占比为69%、 60%、 52%, 2019 年后冻干设备、冻干机、配液和灌装设备归属于“注射剂单机及系统”,该板块在 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为 52%、 45%、 33%、 45%,毛利占比为 56%、 49%、 34%、 48%,仍是主要板块。在 2019/2020/2021 年/2022H1 生物工程单机及系统和医疗装备及耗材的收入分别为 0.7/2.2/9.1/4.9 亿元和 0.4/2.4/5.0/1.6 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 3%/8%/22%/20%和 2%/9%/12%/7%,两板块在 2022H1实现收入是 2019 年的若干倍,收入占比分别提升约 17pct、 5pct,剔除新冠疫苗的需求影响两个高毛利板块仍实现了快速成长。   近期公司连续推出生物药和 CGT 相关高端设备类和耗材类新产品,是新业务板块过去和未来快速成长的重要动力。 公司在近年来坚持发力生物工程、医疗装备及耗材两个业务板块的新品研发,持续推出多款细胞培养、层析超滤、 CGT、 配套使用的各类设备,并约在 2021 年于一次性袋子(反应袋\配液袋\储液袋)、试剂(培养基\冻存保护液)、填料、过滤(微滤\深层\超滤\纳滤)、硬质包材形成了完善的耗材方案,全面提升在生物工程、 CGT 领域的竞争力,并平滑设备的销售周期。研发费用呈现提升态势且有效转化,聚焦于优势领域及高壁垒领域公司年度研发费用在 2010 年/2021 年/2022 年 Q1~3 分别为0.25/2.85/2.32 亿元,整体呈现提升趋势。公司年度授权专利数量在2010-2015 年快速提升,并在 2015 年后保持较高水平(剔除 2020 年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的年份),新增软件著作权数量亦在多个年份有所突破, 显现出公司研发投入的转化效率较理想,从年度授权专利的所属领域来看,公司在细胞培养、纯化设备、包材等高技术壁垒领域的年度新增专利数量呈现提升趋势,同时保持在冻干、隔离密封和进出料三大优势领域的持续技术转化,在灌装/包装、检测等壁垒较低的非核心领域的新增专利数量有所减少,显现公司研发活动合理聚焦。风险提示: 新业务面临的市场竞争,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疫情加剧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行情回顾: 本周医药板块回升,在所有板块中排名中游。 本周(12 月5 日-12 月 9 日) 生物医药板块上涨 1.32%,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97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25pct, 在 30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中游。本周各个中信医药子板块除化学制剂、医疗器械、中药饮片外均实现上涨,其中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和医药流通分别上涨4.15%、 3.10%、 1.83%、 1.32%和 1%,化学制剂、医疗器械和中药饮片分别下跌-0.13%、 -0.22%和-3.3%。   投资建议:   近期观点:经过调整医药板块估值接近底部,疫情稳定后边际改善和部分政策预期向好的刺激呈现良好的反弹势头,从基本面出发,考虑到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性,我们建议短期继续建议两条思路,优选:一、疫情防控政策出现边际防放缓,建议关注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的优质标的。   2022 年 11 月 11 日,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综合组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包括(1)密接管理措施从“7+3”调整至“5+3”,(2)不再判定次密接;(3)取消中风险区,高风险区 5 天内未有新增即降为低风险区;(4)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入境人员从“7+3”调整至“5+3”,疫情防控出现明显边际放缓迹象。   同时,近期种植牙集采、正畸集采、 OK 镜集采、中药饮片联采等政策相继落地,且政策力度较为温和。同时,随着疫情好转以及诊疗需求逐步释放,此前被政策压制的优质标的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重修复的逻辑。此外,随着疫情防控趋缓,疫情防控相关产品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基于此,我们推荐:   (1)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逻辑的医疗服务板块: 海吉亚医疗、 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   (2)受益于防控措施放缓及疫情相关药品需求上升的药店板块: 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   (3)抗疫设备: 迈瑞医疗、鱼跃医疗;   (4)新冠检测: 诺唯赞、 万孚生物;   (5)新冠疫苗:丽珠集团、康希诺、智飞生物;   (6)新冠药物: 君实生物、众生药业等。   二、关注边际改善带来估值反弹。    1、快速增长,业绩持续向好,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1) 生命相关上游:键凯科技(PEG 衍生物)、诺唯赞(分子酶)、百普赛斯(重组蛋白试剂)。   2) 口腔耗材: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已获批) 。   2、 下行风险有限,静待基本面催化。   1) 血制品板块(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多个省份浆站十四五规划,浆量成长性进一步打开),相关标的: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   2) 药店板块(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   3) 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短期政策扰动不改长期发展逻辑);   4) 国内舌下脱敏龙头我武生物;   5) 国内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山东药玻。   中长期观点: 关注变化中的不变,寻找相对确定性的机会集采影响的持续扩大,投资层面的机会则在于:集采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多家企业供应相互可替代的品种,产能理论上是可以无限供应”。   企业得以维持住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基础是竞争格局,动态的优良竞争格局则在于持续开发产品和产品迭代的能力,这个是不变的。   2022 开始启动 DRG/DIP 改革。 DRGs 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核心作用是通过精细化医保管理,在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和保障医保的可持续上取得平衡,不能主动适应游戏规则的医院将被淘汰,投资层面的机会则在于:优秀的民营医疗机构长期以来更关注成本管控,经营效率更高,更具具备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不变的大趋势是:国内医药产业制造升级,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向上游迁移。   上游原材料竞争力凸显:   1)生物“芯”-生命科学支持产业链:国产企业快速发展试剂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竞争力不断提升,通过全球比较优势进入到海外市场,国内则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具备高成长性、发展潜力大。   2) IVD 原料和耗材:新冠疫情打开全球 IVD 原料和耗材生产供应链向国内转移窗口。   国际化进程加快: 伴随着中国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促使国内市场的国产化率正在加速,并且有部分优质企业已经具备和国际巨头一竞高下的实力。   1、医药产业制造升级,竞争力不断提升:   上游:生命科学支持产业链, IVD 原料和耗材,相关标的: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 纳微科技、奥浦迈、近岸蛋白;   高端医疗器械:内窥镜和测序仪,相关标的: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南微医学;华大智造;   医疗器械国际化布局,相关标的:迈瑞医疗;   其他:键凯科技、山东药玻。   2、关注供给格局:血制品, 相关标的: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和派林生物; 脱敏制剂, 相关标的:我武生物。   3、差异化竞争的民营医疗服务板块。 眼科,爱尔眼科;牙科,通策医疗;肿瘤治疗服务。   4、药店板块。 相关标的: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   5、老龄化与消费升级。   二类疫苗,相关标的: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价格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风险,扩张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境外新冠病毒疫情的不确定性,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